NEWS
媒體報道萬億級市場!低空經濟迎來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4-04-20
低空經濟是指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1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低空經濟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3月,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凸顯了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融合業態,通過重大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通用航空業態。低空經濟將距離地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的低空空域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有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為經濟社會發展蓄積新動能。
▍為什么要發展低空經濟
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首先,發展低空經濟的必要性體現在低空經濟有助于我國在航空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它融合三電、飛控、人工智能等重大高端技術,集自動駕駛、電動、低空航空元素為一體,具備較高壁壘和應用優勢,是傳統通用航空業態的變革。與飛機相比,低空飛行器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垂直起降,擺脫了鋪設機場跑道的基建成本和地形限制。與直升機相比,低空飛行器采用電力驅動而非燃油驅動,噪音更小、環境友好,更適合城市低空空域出行。各國都在積極布局低空經濟領域,特別是在無人機和航空物流等領域的發展上取得了較大進展。我國應該把握技術拐點和發展低空經濟的機遇,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實現低空制造領域的彎道超車。
再次,發展低空經濟的可行性體現在我國具備制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和基礎。鋰電池是低空飛行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方面具備較強優勢,鋰電池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和保障。
▍如何發展低空經濟
激活低空經濟產業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要以低空飛行器為載體,以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融合新興經濟業態和應用示范場景,促進低空經濟貫通居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推動新質生產力“振翅翱翔”。
第一,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及飛行規則制定。將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推進以衛星互聯網、高精地圖、氣象監測、調度平臺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垂直起降點、無人機自動值守機庫、公共測試場、充電樁等為代表的地面配套設施建設,以低空智聯網、通信導航、無人系統為代表的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為低空經濟高效運行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持。制定低空經濟產業法律法規,明確準入條款、支持政策、航線規劃、空域試點、安全監管、協調機制、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加強政策引導和規范,為低空經濟提供明確的法律支撐和規范保障。開展低空經濟標準規范編制工作,聯合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社會智庫等各方力量,共同編制低空制造、低空運營、服務保障等領域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促進低空經濟在國內國際范圍內的互通互認。
第二,聚焦全域場景示范,拓展多領域應用。一是“低空經濟+物流”。積極發展城市無人機配送、無人機運輸等新興物流方式,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快遞、即時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務領域的應用。二是“低空經濟+交通”。拓展城際飛行、跨境飛行、空中通勤、空中擺渡、聯程接駁等城市通勤新模式。培育智能化、綠色化的城市空中交通生態系統,鼓勵低空載客運行向清潔能源方向發展。三是“低空經濟+消費”。發展低空旅游活動,開展航拍航攝、空中游覽、飛行培訓、低空飛行表演、低空會展等商業化服務,推動低空文化園區、低空消費小鎮、低空飛行營地等建設,催生居民消費品質升級。創新低空運動項目,開展航空模型運動、跳傘運動、滑翔運動、低空競速比賽等項目,促進低空文體旅游深度融合。四是“低空經濟+城市管理”。推動低空飛行在國土資源勘查、工程測繪、農林植保、環境監測、警務活動、交通疏導、氣象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在農田測繪、電力巡檢、作物監測領域,構建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五是“低空經濟+救援”。加強低空飛行在應急處置、醫療救護、消防救援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推進低空飛行快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救援機制。
第三,創新低空經濟金融保險服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低空經濟領域。一是突出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為低空經濟企業提供股權融資、“股貸債保”聯動融資渠道。合理設置基金讓利機制,提升股權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參與度。二是加大對低空經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信貸融資支持“白名單”,開展“一鏈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務,全方位匹配低空經濟企業的金融需求。探索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的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貸款、技術改造貸款等金融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中長期信貸資金流入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投資,降低融資成本。三是推動融資租賃賦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搭建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構建低空經濟金融生態圈。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服務低空經濟企業,促進產融結合。開發設備租賃、項目租賃、知識產權租賃、商標權租賃產品,采取多元化方式進行增信和分險。四是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風險管理模式。探索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的物流、載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業保險產品,擴大無人機保險覆蓋范圍。健全低空經濟產業的擔保體系建設,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制的風險補償功能,強化銀保協同合作。(上觀新聞)
來源:物流時代周刊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融合業態,通過重大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通用航空業態。低空經濟將距離地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的低空空域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有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為經濟社會發展蓄積新動能。
▍為什么要發展低空經濟
我國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首先,發展低空經濟的必要性體現在低空經濟有助于我國在航空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它融合三電、飛控、人工智能等重大高端技術,集自動駕駛、電動、低空航空元素為一體,具備較高壁壘和應用優勢,是傳統通用航空業態的變革。與飛機相比,低空飛行器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垂直起降,擺脫了鋪設機場跑道的基建成本和地形限制。與直升機相比,低空飛行器采用電力驅動而非燃油驅動,噪音更小、環境友好,更適合城市低空空域出行。各國都在積極布局低空經濟領域,特別是在無人機和航空物流等領域的發展上取得了較大進展。我國應該把握技術拐點和發展低空經濟的機遇,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實現低空制造領域的彎道超車。
再次,發展低空經濟的可行性體現在我國具備制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和基礎。鋰電池是低空飛行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方面具備較強優勢,鋰電池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和保障。
▍如何發展低空經濟
激活低空經濟產業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要以低空飛行器為載體,以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融合新興經濟業態和應用示范場景,促進低空經濟貫通居民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推動新質生產力“振翅翱翔”。
第一,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及飛行規則制定。將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推進以衛星互聯網、高精地圖、氣象監測、調度平臺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垂直起降點、無人機自動值守機庫、公共測試場、充電樁等為代表的地面配套設施建設,以低空智聯網、通信導航、無人系統為代表的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為低空經濟高效運行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持。制定低空經濟產業法律法規,明確準入條款、支持政策、航線規劃、空域試點、安全監管、協調機制、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加強政策引導和規范,為低空經濟提供明確的法律支撐和規范保障。開展低空經濟標準規范編制工作,聯合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社會智庫等各方力量,共同編制低空制造、低空運營、服務保障等領域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促進低空經濟在國內國際范圍內的互通互認。
第二,聚焦全域場景示范,拓展多領域應用。一是“低空經濟+物流”。積極發展城市無人機配送、無人機運輸等新興物流方式,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快遞、即時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務領域的應用。二是“低空經濟+交通”。拓展城際飛行、跨境飛行、空中通勤、空中擺渡、聯程接駁等城市通勤新模式。培育智能化、綠色化的城市空中交通生態系統,鼓勵低空載客運行向清潔能源方向發展。三是“低空經濟+消費”。發展低空旅游活動,開展航拍航攝、空中游覽、飛行培訓、低空飛行表演、低空會展等商業化服務,推動低空文化園區、低空消費小鎮、低空飛行營地等建設,催生居民消費品質升級。創新低空運動項目,開展航空模型運動、跳傘運動、滑翔運動、低空競速比賽等項目,促進低空文體旅游深度融合。四是“低空經濟+城市管理”。推動低空飛行在國土資源勘查、工程測繪、農林植保、環境監測、警務活動、交通疏導、氣象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在農田測繪、電力巡檢、作物監測領域,構建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五是“低空經濟+救援”。加強低空飛行在應急處置、醫療救護、消防救援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推進低空飛行快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救援機制。
第三,創新低空經濟金融保險服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低空經濟領域。一是突出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為低空經濟企業提供股權融資、“股貸債保”聯動融資渠道。合理設置基金讓利機制,提升股權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參與度。二是加大對低空經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信貸融資支持“白名單”,開展“一鏈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務,全方位匹配低空經濟企業的金融需求。探索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的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貸款、技術改造貸款等金融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中長期信貸資金流入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投資,降低融資成本。三是推動融資租賃賦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搭建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構建低空經濟金融生態圈。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服務低空經濟企業,促進產融結合。開發設備租賃、項目租賃、知識產權租賃、商標權租賃產品,采取多元化方式進行增信和分險。四是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風險管理模式。探索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的物流、載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業保險產品,擴大無人機保險覆蓋范圍。健全低空經濟產業的擔保體系建設,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制的風險補償功能,強化銀保協同合作。(上觀新聞)
來源:物流時代周刊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