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中國擬修改關稅法 適應跨境電商發展要求
發布時間:2024-04-26
4月19日,法工委發言人楊合慶介紹,關稅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將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
4月19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會上透露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將于4月23日至26日舉行。
楊合慶介紹,關于關稅法草案(二次審議稿)。2023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關稅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對草案作了完善性修改,主要包括:
一是適應跨境電商發展要求,明確跨境電商領域的相關扣繳義務人。
二是充實完善原產地制度規則的規定。
三是總結海關通關便利化改革經驗,將有關便利納稅人的政策規定上升為法律。
四是明確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的征收管理。
4月19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楊合慶同志介紹立法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楊合慶介紹,2023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關稅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后,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期間,共收到52人提出的170條意見,主要意見包括:一是建議研究完善調整、發布稅則的規定。二是建議細化明確進境物品、跨境電商稅收相關規定。三是建議增加有關關稅優惠的情形。四是建議將通關便利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五是建議做好關稅法與海關法、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的銜接協調。部分社會公眾的意見已在草案二審稿中吸收采納。
會上,有記者問:適應通關便利化改革要求,關稅法草案在征管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楊合慶表示,關稅法草案在現行進出口關稅條例的基礎上,總結海關通關便利化改革經驗,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關稅的征收管理制度:
一是明確關稅征收管理可以實施貨物放行與稅額確定相分離的模式。
二是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按照規定選擇海關辦理申報納稅。
三是將實踐中允許納稅人匯總繳納稅款的做法上升為法律規定。
四是將納稅人發現多繳稅款時申請退稅的期限由1年延長為3年,同時明確,海關發現多征稅款的應當及時退還納稅人。
五是適應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規定關稅征管應當提升電子化、智能化、標準化、便利化水平。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上一篇: 中歐班列成為全球物流新動脈
下一篇: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8.7萬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