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老外涌進中國電商,中國制造煥發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5-01-04
曾經,國人熱衷“海淘”,不少人都從海外購物回國,但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道,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涌入中國電商選購“中國貨”,“反向海淘”已成熱門趨勢。
大批老外涌進中國電商,反向海淘爆火,反映出隨著跨境電商加速崛起,中國商品在全球市場的魅力與日俱增,中國制造煥發出新活力,中國品牌在全球消費者群體中的信任度持續增長;也反映出隨著技術進步,貿易全球化大趨勢難以阻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鴻溝終將被填平,而非相反。
事實上,反向海淘并非新事,但此前這一群體多以海外華人為主,數量有限。而在正發生的變化中,大批土生土長的普通老外正加入其中,享受到海淘中國貨的“福利”。
如據報道,圣誕節前夕,各大國外平臺就出現了大量講解海外消費者如何在中國電商平臺上購物的視頻。海關總署數據也顯示,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無論總額和增速,都遠大于進口。
為何會有大批老外涌入中國電商平臺?究其根本,仍然是那些商品消費基本要素決定的,比如價格。據新京報調查,在中國電商平臺,一個手機殼不到30元,而在新西蘭,同樣產品卻需折合人民幣200多元,數倍的價差已足以驅動逆向海淘。
再就是商品品質。風靡全球20多年,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制造已建立起基本品質信賴,尤其是近幾年速賣通等跨境電商日益深入老外的日常生活,積累了大量口碑。新興社交平臺和直播電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更多老外更快接觸到反向海淘這個“香餑餑”。
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為何單單是中國制造成為歐美消費者逆向海淘的“香餑餑”,其背后很重要一點是舉國上下對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重視和持續投入。
比如,隨著中國電商平臺跨境物流服務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老外發現,通過中國電商平臺購物不僅便捷,且物流迅速。加上越來越完善的支付體系和海關政策,跨境購物變得更加高效與透明,進一步推動了反向海淘熱潮。
反向海淘爆火,更是中國政府近年來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的結果。比如,自2015年起,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設立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供了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此后,又陸續推出包括《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等一系列政策,明確跨境電商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推進跨境電商支付系統與國際結算體系對接,促進跨境支付業務便利化等。2019年出臺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也提出,推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創新發展。
這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降低了跨境電商的稅收和物流成本,促進了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優化了支付系統和物流服務,提升了國際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這不僅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也推動了反向海淘的興起。
假以時日,跨境電商和反向海淘的繁榮,必將對整體宏觀經濟做出更大貢獻,也能通過這一開放的大門,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成果。
當然,反向海淘興起也對中國跨境電商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當老外成為重要消費群體,就對商家的售前服務、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提出更高要求,服務全球消費者的思維需要逐步建立。
反向海淘興起也說明,個別國家試圖阻撓貿易自由的做法殊為不智。哪里的商品價格實惠、質量好,需求就會流向哪里,是基本經濟規律,更是消費者的民心之所向。“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在歷史變局的此刻,反向海淘興起,也是對中國制造放眼全球的鼓勵。
大批老外涌進中國電商,反向海淘爆火,反映出隨著跨境電商加速崛起,中國商品在全球市場的魅力與日俱增,中國制造煥發出新活力,中國品牌在全球消費者群體中的信任度持續增長;也反映出隨著技術進步,貿易全球化大趨勢難以阻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鴻溝終將被填平,而非相反。
事實上,反向海淘并非新事,但此前這一群體多以海外華人為主,數量有限。而在正發生的變化中,大批土生土長的普通老外正加入其中,享受到海淘中國貨的“福利”。
如據報道,圣誕節前夕,各大國外平臺就出現了大量講解海外消費者如何在中國電商平臺上購物的視頻。海關總署數據也顯示,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無論總額和增速,都遠大于進口。
為何會有大批老外涌入中國電商平臺?究其根本,仍然是那些商品消費基本要素決定的,比如價格。據新京報調查,在中國電商平臺,一個手機殼不到30元,而在新西蘭,同樣產品卻需折合人民幣200多元,數倍的價差已足以驅動逆向海淘。
再就是商品品質。風靡全球20多年,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制造已建立起基本品質信賴,尤其是近幾年速賣通等跨境電商日益深入老外的日常生活,積累了大量口碑。新興社交平臺和直播電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更多老外更快接觸到反向海淘這個“香餑餑”。
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為何單單是中國制造成為歐美消費者逆向海淘的“香餑餑”,其背后很重要一點是舉國上下對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重視和持續投入。
比如,隨著中國電商平臺跨境物流服務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老外發現,通過中國電商平臺購物不僅便捷,且物流迅速。加上越來越完善的支付體系和海關政策,跨境購物變得更加高效與透明,進一步推動了反向海淘熱潮。
反向海淘爆火,更是中國政府近年來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的結果。比如,自2015年起,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設立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供了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此后,又陸續推出包括《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等一系列政策,明確跨境電商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推進跨境電商支付系統與國際結算體系對接,促進跨境支付業務便利化等。2019年出臺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也提出,推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創新發展。
這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降低了跨境電商的稅收和物流成本,促進了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優化了支付系統和物流服務,提升了國際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這不僅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也推動了反向海淘的興起。
假以時日,跨境電商和反向海淘的繁榮,必將對整體宏觀經濟做出更大貢獻,也能通過這一開放的大門,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成果。
當然,反向海淘興起也對中國跨境電商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當老外成為重要消費群體,就對商家的售前服務、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提出更高要求,服務全球消費者的思維需要逐步建立。
反向海淘興起也說明,個別國家試圖阻撓貿易自由的做法殊為不智。哪里的商品價格實惠、質量好,需求就會流向哪里,是基本經濟規律,更是消費者的民心之所向。“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在歷史變局的此刻,反向海淘興起,也是對中國制造放眼全球的鼓勵。
來源:新京報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上一篇: 事關數據產業發展!六部門聯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