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胡偉:助推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加強海外倉建設
發布時間:2025-03-14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強調要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等,為做好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備受鼓舞,增強了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力量。”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胡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5.9%,同比增長10.8%,高于同期我國貨物貿易增速5.8個百分點。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買全球”方面的優勢持續發揮。
通過大量調研,胡偉發現當前跨境電商業態發展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比如跨境電商相關法規和監管規定系統性不足,跨境電商正面清單和個人交易限值已不適應當前業態發展,以及配套稅收、空運運輸政策要求不適應跨境電商發展。
對此,胡偉建議,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法規。整合現有零散規定,在參考國際貿易規則的基礎上,適時制定適應其發展特點的單行法。明確有關定義、各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相關管理機制、建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負面清單等內容,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管理體系實現有機統一。
其次,擴充正面清單,提高個人交易限額。建議對正面清單的商品名錄進一步擴容,提高個人交易限額。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城市,增加藥品種類,開展“網購保稅+線下自提”可行性研究。“
要適時調整相關管理要求,研究跨境電商出口不同模式的稅收優惠政策適配性,進一步支持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出口海外倉等,促進擴大出口。”胡偉補充說,要優化貨運安全檢查標準,在科學評估風險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國際規則,滿足帶電池消費類電子產品、液體化妝品等在境內航空運輸出境的需求,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胡偉認為,隨著跨境電商業態的不斷更新,各有關方面的支持政策也要不斷升級,相關監管規定也應持續完善,要積極支持跨境電商進出口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進我國外貿穩量提質的重要動能。
//加強海外倉建設
“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是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類型,適應國際市場消費需求的創新舉措,作為跨境電商B2B出口的‘最后一公里’,海外倉能為跨境電商賣家提前備貨、合理排期,縮短商品到海外終端消費者的配送時間。”胡偉說。
2024年6月,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優化海外倉布局,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為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競爭力、促進跨境電商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當年11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公告》,取消海外倉企業備案,進一步釋放企業潛力、增強出口活力。
“目前,出口海外倉的發展仍存在運營成本高、出口退稅周期長等問題。”胡偉告訴記者。
他建議,要加大對我國企業建設自營海外倉、公共海外倉的支持力度,從金融、稅收等方面對我國企業建設、運營海外倉給予政策傾斜;鼓勵我國企業運營海外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規則規制內對我國跨境電商賣家給予優惠;鼓勵我國企業積極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以海外倉建設撬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跨境電商擴圍增量。同時,根據最新海外倉出口退稅政策實施情況,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做好政策效果跟蹤研判和完善。
//規范市場采購貿易
小規模、多品種的小商品拼箱出口,是中國外貿訂單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采購貿易這一外貿新業態,讓這類出口貿易變得更加便利。
從2014年全國首張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報關單在浙江義烏落地,截至2024年全國共設立39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市場采購貿易新業態成為我國小商品出口的重要渠道。2024年,全國市場采購貿易出口0.78萬億元,約占同期全國出口總值的3.1%。
如何平衡全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發展,防范不實貿易發生的風險?胡偉表示:“要建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評估和退出機制,適時對試點成果進行評估,對不符合試點總體要求、監管條件不完備、不實貿易風險大、運行效果不佳的市場予以終止試點,引導市場采購貿易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加強市場采購貿易數據質量管控,研究制定打擊不實貿易,防范外貿‘注水’工作機制,規范地方政府獎補政策,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強化統計監督力度,加強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
胡偉表示,今年他將繼續履職盡責,立足對外經貿領域,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為工作重點,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奉獻自己的力量。
//助推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5.9%,同比增長10.8%,高于同期我國貨物貿易增速5.8個百分點。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買全球”方面的優勢持續發揮。
通過大量調研,胡偉發現當前跨境電商業態發展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比如跨境電商相關法規和監管規定系統性不足,跨境電商正面清單和個人交易限值已不適應當前業態發展,以及配套稅收、空運運輸政策要求不適應跨境電商發展。
對此,胡偉建議,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法規。整合現有零散規定,在參考國際貿易規則的基礎上,適時制定適應其發展特點的單行法。明確有關定義、各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相關管理機制、建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負面清單等內容,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管理體系實現有機統一。
其次,擴充正面清單,提高個人交易限額。建議對正面清單的商品名錄進一步擴容,提高個人交易限額。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城市,增加藥品種類,開展“網購保稅+線下自提”可行性研究。“
要適時調整相關管理要求,研究跨境電商出口不同模式的稅收優惠政策適配性,進一步支持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出口海外倉等,促進擴大出口。”胡偉補充說,要優化貨運安全檢查標準,在科學評估風險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國際規則,滿足帶電池消費類電子產品、液體化妝品等在境內航空運輸出境的需求,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胡偉認為,隨著跨境電商業態的不斷更新,各有關方面的支持政策也要不斷升級,相關監管規定也應持續完善,要積極支持跨境電商進出口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進我國外貿穩量提質的重要動能。
//加強海外倉建設
“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是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類型,適應國際市場消費需求的創新舉措,作為跨境電商B2B出口的‘最后一公里’,海外倉能為跨境電商賣家提前備貨、合理排期,縮短商品到海外終端消費者的配送時間。”胡偉說。
2024年6月,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優化海外倉布局,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為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競爭力、促進跨境電商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當年11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公告》,取消海外倉企業備案,進一步釋放企業潛力、增強出口活力。
“目前,出口海外倉的發展仍存在運營成本高、出口退稅周期長等問題。”胡偉告訴記者。
他建議,要加大對我國企業建設自營海外倉、公共海外倉的支持力度,從金融、稅收等方面對我國企業建設、運營海外倉給予政策傾斜;鼓勵我國企業運營海外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規則規制內對我國跨境電商賣家給予優惠;鼓勵我國企業積極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以海外倉建設撬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跨境電商擴圍增量。同時,根據最新海外倉出口退稅政策實施情況,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做好政策效果跟蹤研判和完善。
//規范市場采購貿易
小規模、多品種的小商品拼箱出口,是中國外貿訂單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采購貿易這一外貿新業態,讓這類出口貿易變得更加便利。
從2014年全國首張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報關單在浙江義烏落地,截至2024年全國共設立39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市場采購貿易新業態成為我國小商品出口的重要渠道。2024年,全國市場采購貿易出口0.78萬億元,約占同期全國出口總值的3.1%。
如何平衡全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發展,防范不實貿易發生的風險?胡偉表示:“要建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評估和退出機制,適時對試點成果進行評估,對不符合試點總體要求、監管條件不完備、不實貿易風險大、運行效果不佳的市場予以終止試點,引導市場采購貿易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加強市場采購貿易數據質量管控,研究制定打擊不實貿易,防范外貿‘注水’工作機制,規范地方政府獎補政策,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強化統計監督力度,加強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
胡偉表示,今年他將繼續履職盡責,立足對外經貿領域,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為工作重點,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奉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上一篇: 商務部:2025年穩外貿將根據需要及時出臺新的支持政策
下一篇: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長三角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