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2025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
發布時間:2025-04-14
經測算,2025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01.2,同比提升5%。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578.7、504.4、230和72.1,同比分別提升11.6%、0.3%、0.1%和5.4%。3月,行業整體運行平穩,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服務質效持續向好,基礎網絡不斷完善,跨境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圖1 2023年3月-2025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
3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578.7,同比提升11.6%。從分項指標看,3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18%,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10.5%。一季度,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8.5%。3月,快遞企業深耕春茶、時令水果等農產品市場,有力支撐“三八節”“開學季”等,提升馬拉松賽事綜合服務水平,有效滿足多場景寄遞需求,快遞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寄遞業務范圍穩步拓展。
3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504.4,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微升。從分指標來看,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4.7分,同比提升1.4分。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預計為86.3%,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3月,行業積極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服務質效有所提升。一是應急保障服務創新發展。快遞企業聚焦城市應急保障需求,聯合互聯網企業在深圳東莞地區探索“快遞+應急”融合發展路徑,推動快遞網點、營運車輛、快遞小哥納入“5分鐘社會救援圈”,將廣泛覆蓋的快遞網絡轉化為社會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助力提升突發事件救援響應時效,為構建網格化應急救援體系貢獻行業力量。二是入廠服務加快發展。快遞企業深化與制造企業協同發展,強化新技術應用,完善綜合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系統深度集成、智能倉儲模式重構、全鏈路效率優化,有效提升寄遞物流與生產制造一體化融合能力,助力制造企業加快實現數字化升級。三是文旅服務多樣發展。快遞企業持續服務文旅產業,便利百姓出行。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設立絲路驛站,推出“行李打包、寄存及快遞”一體化服務,為旅客帶來“零等待、全場景”航空寄遞新體驗。在貴州黔東南地區,通過科技賦能和定制化包裝服務,保障苗族銀飾和侗族蠟染非遺產品安全寄遞,為民族文化傳播搭建有益橋梁。
3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29.7,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一是科技智能加快應用。快遞企業在多場景部署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運營管理能力,為增強基礎能力賦能。在多區域建設智能無人驛站、投用無人車、升級自動化分揀設備,持續增強轉運分撥能力。在信陽茶產區實現無人機首飛,積極破解“最初一公里”運輸痛點。二是航空網絡持續拓展。行業自有航空公司新開通“烏魯木齊=伊斯蘭堡”“鄂州=班加羅爾”“煙臺=仁川”“廣州=達卡”等多條國際全貨機航線,國際航空寄遞網絡不斷加密,南亞、日韓等地區寄遞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跨境服務能力提升。快遞企業加強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境外倉配作業效率,助力跨境商家降本增效。在部分海外城市投用自動化分揀設備,延長夜間配送時間,有效滿足用戶寄遞需求,網絡覆蓋能力和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3月,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72.1,同比提升5.4%。4月,春菜春果大量上市,踏春旅游熱情提升,預計相關寄遞服務將繁榮發展。

3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578.7,同比提升11.6%。從分項指標看,3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18%,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10.5%。一季度,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8.5%。3月,快遞企業深耕春茶、時令水果等農產品市場,有力支撐“三八節”“開學季”等,提升馬拉松賽事綜合服務水平,有效滿足多場景寄遞需求,快遞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寄遞業務范圍穩步拓展。
3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504.4,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微升。從分指標來看,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4.7分,同比提升1.4分。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預計為86.3%,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3月,行業積極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服務質效有所提升。一是應急保障服務創新發展。快遞企業聚焦城市應急保障需求,聯合互聯網企業在深圳東莞地區探索“快遞+應急”融合發展路徑,推動快遞網點、營運車輛、快遞小哥納入“5分鐘社會救援圈”,將廣泛覆蓋的快遞網絡轉化為社會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助力提升突發事件救援響應時效,為構建網格化應急救援體系貢獻行業力量。二是入廠服務加快發展。快遞企業深化與制造企業協同發展,強化新技術應用,完善綜合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系統深度集成、智能倉儲模式重構、全鏈路效率優化,有效提升寄遞物流與生產制造一體化融合能力,助力制造企業加快實現數字化升級。三是文旅服務多樣發展。快遞企業持續服務文旅產業,便利百姓出行。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設立絲路驛站,推出“行李打包、寄存及快遞”一體化服務,為旅客帶來“零等待、全場景”航空寄遞新體驗。在貴州黔東南地區,通過科技賦能和定制化包裝服務,保障苗族銀飾和侗族蠟染非遺產品安全寄遞,為民族文化傳播搭建有益橋梁。
3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29.7,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一是科技智能加快應用。快遞企業在多場景部署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運營管理能力,為增強基礎能力賦能。在多區域建設智能無人驛站、投用無人車、升級自動化分揀設備,持續增強轉運分撥能力。在信陽茶產區實現無人機首飛,積極破解“最初一公里”運輸痛點。二是航空網絡持續拓展。行業自有航空公司新開通“烏魯木齊=伊斯蘭堡”“鄂州=班加羅爾”“煙臺=仁川”“廣州=達卡”等多條國際全貨機航線,國際航空寄遞網絡不斷加密,南亞、日韓等地區寄遞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跨境服務能力提升。快遞企業加強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境外倉配作業效率,助力跨境商家降本增效。在部分海外城市投用自動化分揀設備,延長夜間配送時間,有效滿足用戶寄遞需求,網絡覆蓋能力和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3月,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72.1,同比提升5.4%。4月,春菜春果大量上市,踏春旅游熱情提升,預計相關寄遞服務將繁榮發展。
來源:國家郵政局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