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積極支持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發展
發布時間:2025-07-25
國新辦7月22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表示,近年來,國家外匯局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不斷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加強高質量外匯政策供給,促進外貿和外資穩健發展。
第一,擴大貿易便利化政策覆蓋面。推進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和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將更多“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納入到便利化政策范疇,上半年全國共辦理相關便利化業務達到700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11%。積極支持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的發展,鼓勵更多銀行和支付機構轉變傳統貿易審核方式,通過科技賦能,批量自動審核電子訂單,為中小微跨境電商經營主體來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外匯資金結算服務。上半年,全國辦理了上述相關業務達到5.1億筆。
第二,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便利化。首先,提升外商來華投資便利性。2024年末,國家外匯局在19地試點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登記,惠及600多家企業,有效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取消外商來華投資前期費用登記,外國投資者在境內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時,可以直接在銀行開立賬戶接收前期費用資金,由此大幅縮短資金周轉時間,加快投資落地,有關政策已經公開征求意見。其次,便利跨國公司在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調配、管理資金。今年3月,將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地區進一步擴大到天津、湖北、新疆、廈門等16個省市。并允許跨國公司在銀行直接辦理部分資本項目變更業務,據反饋,可以縮短約50%的業務辦理時間。還在6月發放了30.8億美元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投資境外金融產品的需求。
第三,穩步拓展外匯展業改革成效。通過外匯展業改革,把銀行識別客戶、審核資料、監測風險等業務“前置”,支持銀行對優質的一類客戶實行憑企業指令即可辦理外匯業務,改變了以往需逐筆審核單證的辦理方式,業務辦理平均時間縮短50%以上,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并減輕了銀行事中審核壓力。今年上半年,新增6家銀行啟動外匯展業改革,到目前為止,參與改革的銀行總數已經達到22家,機構類型覆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業務范圍拓展到全國。參與銀行目前共評定出一類客戶2萬多家,這比2024年末增加23%,今年以來,為客戶憑指令即可辦理跨境收支業務超過2000億美元。
李斌表示,國家外匯局將加強外匯管理改革創新,賦予誠信合規主體更高便利度,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來源:國新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上一篇: 直擊核心賣家丨2025中國(義烏)外貿工廠展覽會地推宣傳全力出發
下一篇: 義烏,超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