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中國外貿規模連續七個季度增長 呈現五個方面特點發布時間:2025-07-18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頂壓前行,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成績實屬不易。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中國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呈現五個方面特點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在7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今年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外貿規模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的臺階,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出口動能向優向新。今年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隨著“兩重”“兩新”等政策持續發力,二季度進口轉為正增長。今年上半年,我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較快增長。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值近六成。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進出口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億元。“6月份的進出口規模3.85萬億元,增長5.2%,規模是歷史上月度進出口的第二高位。”王令浚說。外貿商品、外貿主體、外貿伙伴等結構均不斷優化。“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品牌打造,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達32.4%,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說,越來越多企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量體裁衣”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產品。比如,對供電緊張地區,針對性研發了太陽能充電手機;對沙漠地貌較多地區,推出了防沙塵、耐高溫發動機,得到了海外客戶的點贊和好評。另一項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已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增速持續領先。特別是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克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上半年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2萬億元,增速較全國整體高了4.4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前500大企業中,民營企業已占據218個席位。結構優化還體現在貿易伙伴更加均衡。今年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其中,今年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外貿主體信心回升外貿保持穩定增長,離不開政策支持。據介紹,海關總署牽頭,會同20個部門及25個試點城市,于今年4月啟動了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推動29項措施落地落實,努力營造更加快捷便利、更加暢通高效、更加協調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穩定外貿增長,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優化監管模式,簡化通關流程,大力推進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持續提升航空口岸通達效率。加強對重點港口集裝箱裝卸量變化監測調度,深化進出口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離港確認’等監管模式創新,積極推進鐵海聯運‘一單制’‘一箱制’。上半年,全國水運進出口集裝箱裝卸量6741萬標箱,增長11.3%。”呂大良說。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4%,已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這意味著,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在華的外資企業仍然堅持深耕中國、信心不減。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到了7.5萬家,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信心都連續兩個月回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在政策措施的精準落地上下功夫,在成效評估和復制推廣上下功夫,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推動專項行動走深走實,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呂大良說。(記者 王俊嶺)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果豐碩發布時間:2025-07-17
7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據初步測算,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約2911億元,增長9.3%。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跨境電商進出口取得正增長,展現出我國外貿韌性和較強的行業抗風險能力;9.3%的進口增速,反映了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優質商品保持旺盛需求,是消費擴容升級、外貿平衡發展的具體表現。多元化布局對沖外部風險>>>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多重因素的有力支撐。具體看,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技術創新驅動效率提升、供應鏈不斷優化、多元化布局對沖外部風險等,均為跨境電商進出口的良好表現作出了貢獻。2025年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發展出口退(免)稅有關事項的公告》,旨在更好發揮出口退稅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發展的積極作用。2024年11月25日發布的《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167號(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公告)》,提出“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簡化出口單證申報手續”等重要內容。一系列政策舉措為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的有效增長打開了更多空間。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表示,人工智能(AI)、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創新層出不窮,為跨境電商企業降低市場試錯成本、重構運營模式、提升跨境結算安全性等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例如,跨境電商企業利用AI大模型生成某種商品的多語言介紹視頻,可有效覆蓋不同語種的海外市場,降低本地化運營成本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把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跨境電商供應鏈的不斷優化體現在不同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0.5萬億元,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11萬列,聯通了中國128個城市和歐洲229個城市。“近些年,跨境電商企業一邊力求保持和穩定在歐美市場的份額,一邊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針對不同市場調整商業模式與產品結構,以定制化產品贏得海外消費者的青睞,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有效對沖匯率波動等引發的風險。”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多措并舉迎挑戰>>>跨境電商是快速連接各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字橋梁”,是打造“買全球、賣全球”格局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跨境電商在市場規模、企業數量、區域分布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2024年11月22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我國跨境電商的出口企業已經有12萬家。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5日,“跨境電商”概念下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325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表示,長遠看,我國跨境電商仍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最后一公里”配送仍是行業發展瓶頸,數字技術的行業應用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企業要在合規問題上投入大量資源導致運營成本顯著增加等。如何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提質升級,是我國外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宋思源分析稱,今后相關部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國際合作,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二是加強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整合中歐班列、東南亞海運專線等資源,提高本地配送能力;三是加大對跨境電商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擴大人才儲備;四是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為目標,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用好數字營銷方式。來源:證券日報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 同比增長3.5%發布時間:2025-07-16
國新辦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建交50年來,雙方經貿合作優勢互補,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了300倍。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平均每天進出口超過150億元,相當于建交時一年的貿易值。上半年,歐盟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2.9%,穩居我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王令浚表示,從具體貿易數據看,中歐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一方面,產供鏈加速融合。比如,中歐汽車技術優勢互補,共同助推產業發展向新向好。上半年,我國對歐盟出口汽車零配件增長9.7%,從歐盟進口大型客車變速箱、車用柴油機分別增長了40.8%、65.2%。另一方面,消費市場深度對接。中歐同為全球重要消費市場,互為第一大消費品進口來源地。上半年,我國自歐盟進口醫療保健品、箱包、首飾等占我同類產品進口比重都超過了6成。我國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同時,中歐雙方在許多領域都有很大合作潛力。在互聯互通領域,截至今年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11萬列,聯通了中國128個城市和歐洲229個城市,架起了中歐經貿往來的橋梁。在綠色發展領域,雙方的合作不斷加深,我國對歐盟出口風力發電機組、高壓變壓器都保持良好增勢。王令浚指出,我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愿同歐方一道,加大相互開放,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為雙方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全球經貿注入更多的穩定性、確定性。來源:中國新聞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海關總署:根據初步統計,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發布時間:2025-07-1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5年7月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王令浚表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外貿規模穩定增長。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的臺階,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二是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同期,對歐盟、韓國、日本等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三是出口動能向優向新。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四是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隨著“兩重”“兩新”等政策持續發力,二季度進口轉為正增長。上半年,我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較快增長,原油、金屬礦砂等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量增加。五是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值近6成。總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頂壓前行,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成績實屬不易。取得這樣的成績,根本在于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也離不開各地各部門聚力攻堅,離不開廣大外貿企業、外貿從業者的應變求新。但也要看到,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國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忠誠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深化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積極發揮海關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推動外貿穩量提質,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呂大良在介紹上半年跨境電商情況時表示,按照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制度,跨境電商的統計調查頻率是半年報和年報。上半年的跨境電商正式統計數據將于10月份發布,這里先提供一個初步的測算數據。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約2911億元,增長9.3%。按照主要市場、商品等分組情況,請關注我們10月份發布的正式數據。跨境電商統計本質上是一種分組統計,即從進出口總值中區分出跨境電商進出口。目前發布的月度、季度和年度進出口數據里,均已包含了跨境電商的進出口。跨境電商是快速連接各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字橋梁”,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日益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我們愿同全球各國一道,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跨境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來源:國新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南義烏北臨沂,“兩扇窗”里觀外貿發布時間:2025-07-14
南有義烏,北有臨沂。在中國的商貿市場版圖上,義烏和臨沂占有獨特地位。——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被稱為“世界超市”,每年有近60萬人次的境外客商來此采購,產品銷往2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臨沂,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集群,被稱為“中國大集”,發達的商貿物流體系帶動產品出口到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濫施關稅政策以來,兩地外貿受影響幾何?對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商戶們如何應對?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外貿發展如何有新作為?大眾新聞記者走訪義烏和臨沂商城,透過這“兩扇窗”,觀外貿之變。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天,是從學外語開始的。5月23日早晨8點半,秀求眼鏡的老板娘陳海紅跟數百位商貿城的商戶一樣,來到商貿城的外語晨練基地,開始40分鐘的西班牙語學習。“說西班牙語的國家有20多個,多掌握一門外語,能更好地與外國客商溝通,有更多達成交易的機會。”陳海紅說,去年8月,她就參加了每周四晚在雞鳴山社區開設的西班牙語公益課。其實,陳海紅學西班牙語,還與美國濫施關稅政策有關。今年4月2日,美國不斷提高對華關稅,給陳海紅的外貿生意帶來不小的沖擊。“我們對美貿易占比超過40%,美國客戶的訂單突然暫停,打亂了我們的生產和物流計劃。”陳海紅說,為緩解關稅沖擊,她從線上線下兩處發力,拓展說西班牙語的外國客戶。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的晚上,陳海紅收到了美國客戶要求恢復訂單的消息,暫時的平靜并未打消陳海紅的危機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像陳海紅一樣認識到這一點的,還有臨沂商城的王紅葉。“當時美國加征關稅的消息一出,諸多美國客戶打來電話要求暫停生產、暫緩發貨。”說起4月初的美國濫施關稅政策,山東安躍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稱“安躍”)總經理王紅葉說,安躍的產品幾乎全部銷往海外,其中80%的產品銷往美國。一時間,安躍處于“半停產”狀態。當然,安躍也并非是毫無應對。作為在汽車用品行業深耕10年的“老牌”外貿企業,安躍早就意識到,單靠出口無法確保企業的穩步發展,并有意識地往內貿上轉向,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為滿足內貿生產需求,去年,安躍在臨沂當地投資建設了新廠房,預計今年9月完工。王紅葉表示,“安躍還打算在國內市場上推出自主品牌,以提升產品競爭力。目前,品牌logo、公司logo都在設計中,國內品牌的宣傳打造也在布局當中。”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際貿易政策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可能在世界經濟的湖面上掀起層層漣漪。多元化市場布局的商家,風險承受力要更有韌性得多。臨沂商城的耿延周,是山東好多寶供應鏈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坦言,今年以來,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企業在北美的業務受阻,對美出口曾一度中斷,有近7%的出口貿易受到影響。為應對關稅沖擊,耿延周決定將企業對外貿易的“主戰場”轉向南美,并將重心放在非洲、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上。之所以能迅速做出這一轉向,得益于耿延周的前期布局。多年前,耿延周前往蒙古、烏茲別克斯坦、迪拜、阿曼等地考察時,就下定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決心。此后,企業的外貿業務逐漸拓展至亞非拉等10多個國家,尤其是哈薩克斯坦、東帝汶、南非等國家的客戶訂單不斷。“去年下半年,我們開始拓展非洲市場。目前,企業對非小商品出口額已達到1000萬以上。”耿延周相信,在口碑效應的帶動下,企業進入非洲市場后的形勢會更好。同樣注重多元化市場布局的,還有義烏國際商貿城喬美嘉飾品的老板娘李寶女。在李寶女的外貿生意里,對美貿易占比約10%。說起美國濫施關稅政策的影響,李寶女比較淡然。“美國加稅那天,美國客戶說,貨要等一段時間再發。兩國洽談完后的第二天,美國客戶就通知發貨。”李寶女說,受美國關稅影響,對美發貨暫停了一個多月,但她并不擔心,“美國客戶的庫存已經空了,客戶比我著急得多。”李寶女的底氣何來?來自多元化的市場布局。做外貿生意27年來,李寶女在國內和國外均建有生產工廠,從最初的運動發帶一個品類,發展到如今的上千個品類,物美價廉的產品很受外國客戶喜歡。不僅如此,李寶女還與南非、巴西、哥倫比亞、西班牙、墨西哥、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客戶,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系。在李寶女看來,即便高關稅一度導致美國客戶不再訂貨,對她的影響也不大,“還可以轉銷其他國家,世界這么大,不光是美國市場。”當下,正值中美90天的關稅暫停窗口期,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外貿不確定性并未消散。除了多元化布局市場外,外貿商家們也有自己的思考。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今奇玩具的商鋪內,色彩斑斕的3D打印玩具,吸引了不少外國客商提前采購圣誕節兒童玩具。今奇玩具主做3D打印玩具,并于2024年9月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開設線下店。“開線下店之前一直是線上銷售,美國業務占比能到80%。” 今奇玩具商戶呂旭連介紹,前段時間因美國濫施關稅,美國客戶也暫停了發貨。然而,自4月25日開始,美國客戶又開始大量下單。美國客戶為什么寧愿擔著高關稅,也要向今奇玩具下單?答案在于核心技術。“在美國,3D打印玩具十分受歡迎,從其他國家進不到這種貨,沒辦法取代。”呂旭連介紹,今奇玩具有核心技術,產品設計獨特,即便因為高關稅加價售賣,也還是暢銷。而今,隨著國際市場的拓展,今奇玩家的美國業務占比降至20%,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更強了。技術在手,確定性我有。 “練好內功,用自己的確定性去應對外界的不確定性”,這是記者在義烏采訪時,不少商家給出的共識。與此同時,“走品牌化發展道路”,也是不少外貿商家給出的另一建議。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浙江星寶傘業創始人張吉英有8個商鋪。去年,其將約500萬把星寶傘銷往全球170余個國家和地區,產品一度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不過是一把小小的雨傘,星寶傘為什么能如此暢銷?答案藏在品牌里。以前,星寶傘業也承接過外貿代工的訂單,優點是風險小、收入穩定,但缺點是價格上不去。張吉英曾舉例稱,同樣的一款晴雨傘,貼牌出廠價15塊錢,貼上自主品牌后海外售價變30塊錢,甚至達到100塊錢,即便是計入關稅,利潤依然可觀。而今,品牌化發展道路讓星寶傘業的雨傘品牌RST暢銷全球五大洲百余個國家,并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品牌商標,筑起了品牌護城河。面對風云變幻的環境,如何應對變局,贏得主動?在臨沂,商城國際化成為轉型發展的首選。5月17日,第二屆中國(臨沂)—哈薩克斯坦國際商品展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落幕。臨沂112家從事五金建材、勞保等優質產品的參展企業,達成現場成交額6000萬美元,意向交易額1.2億美元。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會,搶訂單,是臨沂“百團千企·商城出海”行動的重要一環。以“內貿”起家的臨沂,不斷“外向”起來,“不出海就出局”已成為商城企業的共識。圍繞推進國際化,臨沂發展跨境電商主體3500家、外貿企業1.5萬家;線下布局43個海外商城、海外倉;線上運營“中國大集”數字商貿綜合服務平臺,6萬商戶陸續入駐,一站采購、全球出貨;物流通道輻射全球,27條中歐班列通達12個歐洲國家……“立足服務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商城國際化數字化為引領,臨沂大力推進‘百團千企·商城出海’,力爭3年內全市進出口總額突破2000億元。” 在臨沂商城國際化推進大會上,臨沂市主要負責人表示。在義烏,傳統批發市場正在迎接數貿化升級。5月20日,Amazon、TikTok、Shein、Walmart、淘寶、小紅書、京東跨境等17家全球頭部電商平臺齊聚義烏,聯合發起“全球數貿中心電商引力加速計劃”,賦能義烏數字貿易生態建設,推動義烏品牌出海。面對全球變局,“改革+數字化+品牌化+全球化”是中小微企業突圍的核心路徑,義烏正通過制度創新降低貿易門檻,通過技術賦能提升效率,通過品牌聚合增強競爭力,從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為全球數字貿易樞紐。當下,總建筑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的第六代市場“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正在拔節生長。未來,采購不再是逛攤位,而是仿佛置身于購物中心;商鋪老板也不再只是賣產品,而是可享受生產、生活、國際貿易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義烏本土商人與外來客商也可深度融合,釋放商機。市場嗅覺和應變能力,強化著義烏和臨沂的外貿競爭能力。透過這“兩扇窗”,可見中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來源:大眾新聞記者 修從濤 張銘銘 王思晴 設計 董赫然 魏亦汝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攜手共進,開啟外貿新篇章——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赴2025杭州新電商展宣傳推介發布時間:2025-07-12
在杭州第十六屆全球新電商博覽會啟幕之際,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12月6-8日,義烏國際博覽中心)組委會成員開展定向招商推介,依托杭州"電商之都"與義烏"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的雙重優勢,為年末這場涵蓋供應鏈選品、跨境出海、品牌孵化的外貿年度盛會強勢預熱,著力打造"展貿一體"的全球小商品采購新生態。 數據見證實力,規模與成效雙突破 回顧往屆,2024義烏外貿工廠展成績斐然,以“匯聚全球優品 發展新型外貿”為主題,同期舉辦:2024跨國商機·外商采購洽談會,成功吸引了812家參展企業踴躍參與,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220個,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展會三天內,吸引了采購商達3.68萬人次,意向成交額高達3.92億元。 即將于2025年12月6-8日舉辦的義烏外貿工廠展迎來規模全面升級:展位數突破2000+國際標準展位,展覽面積擴容至5萬平方米,較上屆增長40%。本屆展會聚焦“全球優品·高效對接”,預計吸引1200+優質制造企業與6萬+采購商,覆蓋五金衛浴、家居日用、家具裝飾、電子電器、辦公文具、禮品工藝品、戶外休閑等核心品類,打造“一站式”選品平臺,助力企業精準對接全球市場,賦能外貿新增長。 多維精準傳播,高效觸達核心受眾 杭州作為“電商之都”與義烏“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強強聯動下,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正蓄勢待發。組委會不僅展示了義烏作為“全球采購中心”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獨特魅力,還突出了外貿工廠展在資源整合、商貿配對和市場拓展方面的顯著優勢。同時,安排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在現場為參觀者進行一站式解答,讓每一位潛在參與者都能對展會形成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積極收集潛在客戶信息,為后續的精準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精準對接,共繪全球貿易新圖景 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基于"全球供應鏈"的定位,精心篩選目標客商群體:線下渠道涵蓋進出口貿易商、實體批發商、代理商、分銷商等傳統貿易主體,以及商場超市等大宗采購單位;線上渠道則全面覆蓋亞馬遜、Temu、TikTok Shop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優質買家。 為確保展會實效,組委會采用定制化邀約策略,通過專人對接、定向邀約等方式,力邀全球優質采購商蒞臨展會現場。這種精準匹配的模式,不僅為參展企業搭建了高效對接的橋梁,實現品牌曝光、訂單獲取、渠道拓展的三重價值,更有力推動了外貿生態圈的良性發展,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 在杭州展上,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以精準高效的推介活動,成功點燃了全球貿易界的熱情。我們滿懷信心地預見,即將于12月6-8日舉辦的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必將成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行業盛事,為全球外貿格局注入全新活力,搭建起企業間深度合作的黃金橋梁。讓我們相聚義烏國際博覽中心,在這座充滿商機的城市,共同見證全球貿易新紀元的開啟。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