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李強:中國愿同比利時鞏固擴大貿易規模,積極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發布時間:2024-01-16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1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舉行會談。李強表示,中比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關系10年來,兩國關系穩健前行,各領域合作持續拓展,為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習近平主席將同首相先生舉行會見,就進一步深化兩國關系與合作深入交換意見。中方愿同比方一道,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開放包容,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加強戰略溝通,筑牢政治互信,深挖合作潛力,為兩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動力。李強指出,中比互為重要經貿伙伴。中方愿同比方鞏固擴大貿易規模,深化物流和港務合作,積極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中國歡迎更多比利時企業來華投資,也支持更多中國企業赴比投資,希望比方秉持開放理念、遵循市場原則,為中國企業提供公正、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雙方要加強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發揮互補優勢,深化環保、現代農業、生物醫藥、民用核能、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加強文化、教育、青年等交流。希望比利時繼續為推動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德克羅表示,比中是伙伴,兩國經貿合作蓬勃發展,開展了高質量的對話協商,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目標一致。比利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愿同中方加強農食、核能、通信、科技等領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擴大共同利益,推動比中關系邁上新臺階。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比利時支持歐中關系進一步發展。會談后,兩國總理共同見證簽署經貿、農食農業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會談前,李強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德克羅舉行歡迎儀式。來源:中國新聞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海關總署:2023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發布時間:2024-01-15
今天(1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好于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海關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占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對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3.44萬億元和1.98萬億元,分別增長6.8%和7.1%。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元、4.67萬億元,分別占13.2%和11.2%。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萬億元,增長6.3%,占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出口方面,產品競爭優勢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2.9%,占出口總值的58.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增長29.9%。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新平臺新業態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已擴大至22個,合計進出口7.67萬億元,增長2.7%,占進出口總值的18.4%。海南自由貿易港年度進出口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初步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王令浚指出,2023年,海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持續開展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出臺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23條措施,優化跨境電商商品進出口退貨措施,支持跨境電商、一般貿易等出口貨物多模式拼箱出境,同時大力支持市場采購、邊民互市等健康規范發展。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3年我國進口特色食品、母嬰用品、數碼家電等消費品1.95萬億元,增長了1.2%。此外,我國加快培育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初步統計,去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口5483億元,增長3.9%,方便靈活的線上購物,使消費者有了更多、更快捷的進口渠道。來源:國新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商務部: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發布時間:2024-01-1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1日表示,五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規模效益顯著提升,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由2018年的31.63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3.83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總額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 束玨婷表示,自2019年《電子商務法》實施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中發展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創業創新最為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束玨婷提到,五年來,商務部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地方不斷優化政策供給、創新公共服務、加強示范引領,推動電子商務融合創新發展。一是電子商務規模效益顯著提升。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由2018年的31.63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3.83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總額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五年來電子商務從業人數從4700萬增加至超過7000萬。電子商務成為數字化轉型新引擎,化工、建材等一批交易額過千億的B2B平臺涌現,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帶動形成服裝、家具等30余個特色化數字產業帶。 二是電子商務國際合作逐步深化。“絲路電商”伙伴國擴大到30個,云上大講堂惠及80多個國家。在上海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對外開放,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高地。我國已簽署的22個自貿協定中有13個包含電子商務的內容。《電子商務法》和互聯網司法列入亞太經合組織公共政策案例庫的中國實踐,為全球數字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三是電子商務規制體系日漸完善。商務部等部門以《電子商務法》為基礎,結合原有立法和實踐經驗,從規劃、政策、標準等領域協同發力,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發布《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評價規范》《直播電子商務平臺管理與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著力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來源:中國新聞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人社部:推進直播帶崗在就業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發布時間:2024-01-12
1月11日消息,為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10日發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推進直播帶崗在就業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的通知》。通知指出,直播帶崗是數字技術與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具有體驗直觀、互動即時、對接精準的特點,在就業服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圖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通知要求,圍繞提升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匹配效率工作目標,推進直播帶崗在就業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應用,打造一批特色化、高水平的就業公共服務直播帶崗基地,培育一批服務效果好、群眾滿意度高的就業公共服務直播品牌,培養一批具有職業素養、專業能力的就業公共服務直播人員,牽引就業公共服務方式創新,提升就業公共服務質量,助力高質量充分就業。通知提出五方面重點任務:一是打造直播帶崗基地,滿足城鄉勞動者求職和各類企業招聘需要;二是充分利用網絡直播技術互動性強的優勢,強化直播帶崗職業介紹職能,不斷完善崗位推介、簡歷投遞等功能。圖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三是聚焦服務對象特征、當地產業特點等因素,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直播帶崗服務品牌;四是提升網絡直播能力,多種方式開展對直播帶崗主播人員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崗位推介、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業務能力,以及直播操作、溝通技巧等網絡直播技術水平;五是強化入網政策和服務支持,便于就業公共服務直播帶崗基地享受直播帶崗賬號認證、功能啟用、信息發布等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直播帶崗服務,提高直播帶崗基地專業化運營能力。快手企業社會責任負責人宋婷婷 圖源:公益時報2023年6月,在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主辦的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上,快手的企業社會責任負責人宋婷婷圍繞快手在數字經濟助力殘疾人高質量就業創業的實踐進行了分享。她表示,作為普惠的數字社區,快手一方面幫助殘障群體通過電商直播培訓掌握就業新技能;另一方面發揮平臺優勢拓展就業新機會,通過“直播帶崗”等方式讓殘障人群擁有更多就業選擇,積極探索短視頻和直播時代殘障人群就業創業新機遇。圖源:公益時報2023年9月,快手標準化帶崗直播間落戶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相關調研顯示,以快聘平臺為代表的數字化招聘模式已然興起,將進一步實現“互聯網+”模式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快手推出快聘平臺以來,在多地針對藍領、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舉辦直播帶崗招聘專場活動。截至2022年底,快聘已經吸引月度達2.5億人次的勞動者參與,直播場次超500萬場,與超24萬家企業達成合作。據悉,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正在聯合相關平臺企業和機構開展直播帶崗有關技術指南研究。來源:電商報、杭州電商,電商會整理發布。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1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9% 電商經營類指數為50.4%發布時間:2024-01-11
中國商業聯合會近日發布2024年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50.9%,較上月微升0.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月份CRPI分行業指數同步上升,所有單項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從行業分類看,商品經營類指數為50.7%,較上月微升0.6個百分點;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2.6%,較上月微升0.7個百分點;電商經營類指數為50.4%,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圖源:中國商業聯合會公眾號電商業務實物總銷售額指數為50.4%,較上月微降0.8個百分點。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是電商銷售的傳統淡季,電商經營類企業銷售預期繼續回落,但仍處于擴張區間。電商業務在線總商品數指數為52.3%,較上月小幅回升1.1個百分點,表明電商經營類企業備貨意愿有所增加。電商業務客單價指數為52.2%,較上月回升2.6個百分點。 電商業務總成本反向指數為47.0%,較上月小幅下降1.8個百分點,表明電商經營類企業電商業務總成本有所回升。圖源:中國商業聯合會公眾號此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京東集團聯合發布的2023年12月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2.4點,環比下降0.7點。分項指數中,庫存周轉率指數和滿意率指數環比提高,總業務量指數、農村業務量指數、人員指數、實載率指數、成本指數、物流時效指數、履約率指數有所下降。總體來看,2023年全年電商物流指數均值為110.1點,比上年同期提高4.2點,電商物流總體運行穩中有進。后期來看,節日消費熱度有望繼續保持,各大電商平臺“年貨節”促銷活動陸續展開,“體育+文旅+消費”的冰雪經濟鏈條加快形成,多種因素將推動2024年1月電商物流指數保持高位運行。來源:電商報、杭州電商,電商會整理發布。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郵政行業2023年“成績單”出爐:寄遞業務量超1600億件 郵政行業業務收入達1.5萬億發布時間:2024-01-10
1月9日,記者從2024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預計2023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和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620億件和1.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和13.5%。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320億件和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14.5%。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沖久在會議上指出,2023年,我國郵政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章邁出堅實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了積極貢獻。趙沖久指出,全系統全行業要全面準確認識郵政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服務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錨定交通強國郵政篇建設目標,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創新發展,持續提升產業鏈韌性,堅持協調發展,助力統一大市場建設,堅持綠色發展,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開放發展,實現包容、互惠、共贏的增長,堅持共享發展,推動成果惠及社會民生。助力暢通循環能力不斷提升累計建成1267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據趙沖久介紹,2023年,國家郵政局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聯合中央財辦等部門印發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啟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實施“一村一站”工程,累計建成1267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28.9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19萬個村郵站。深化與農村電商協同發展,開展100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和300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創建工作,打造郵政快遞業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143個、銀牌項目20個、銅牌項目60個。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超70%,新增交郵聯運郵路1300余條,農村郵路汽車化率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增強服務產業鏈供應鏈能力,會同工信部實施快遞與制造業融合發展“5312”工程,評選山東青島膠州等10個試點先行區,召開全國現場會推廣吉林順豐服務中國一汽等22個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項目典型經驗。累計建成冷鏈轉運中心83個、冷鏈倉351個,投入冷鏈車輛3800余輛。推進國際寄遞體系建設,行業累計建成境外分撥中心312個、總面積160萬平方米,海外倉超300個,總面積超395萬平方米。國際港澳臺郵件快件業務量增速超過50%。扎實做好疫情防控轉段以來保通保暢工作。行業發展動能加速釋放使用可循環包裝的郵件快件超10億件2023年,國家郵政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應用,提升行業綠色治理水平,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快推動行業數智化轉型,組織郵政業智能安檢系統“華山論檢”,加大智能安檢、智能視頻、智能語音申投訴處理技術在行業推廣應用。強化北斗導航系統等新技術應用,郵政干線車輛實現單北斗系統設備安裝全覆蓋。實施標準化工作五年行動計劃,完成15項國標和行標研制。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智能車輛、智能分揀設施、智能倉庫和云倉在行業廣泛應用。大力實施“9218”工程,全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使用可循環包裝的郵件快件超10億件,回收復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超8.2億個。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6萬人次,新增10.8萬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4454人取得快遞工程專業技術職稱。行業治理效能持續深化“不發貨率”“不包郵率”明顯下降2023年,國家郵政局不斷增強行業監管質效,規范快遞市場秩序,提升寄遞服務質量,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維護快遞員合法權益。修訂出臺《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深入開展快遞市場秩序整頓,組織開展為期4個月的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專項整治工作,“不發貨率”“不包郵率”明顯下降,新疆地區快遞投遞量日均增長近百萬件。扎實做好消費者申訴處理工作,有效申訴率保持在百萬分之五以下。會同人社部出臺快遞行業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專項行動方案,印發合同示范文本,為推進從業人員勞動合同簽訂和社會保險繳納提供制度保障。會同全國總工會推動主要品牌快遞企業總部簽訂全網集體合同。鞏固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成果,參保率穩定在90%以上。行業安全和應急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加強隱私運單推廣應用 全行業日均使用量超3億單2023年,國家郵政局立足行業維護政治安全,著力維護行業安全穩定,夯實網絡數據和信息安全基礎,強化應急處置保障。從嚴開展行業“掃黃打非”工作,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聯合公安、國家安全等16部門開展平安寄遞專項行動。實施《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印發《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持續開展個人信息安全治理專項行動,加強隱私運單推廣應用,全行業日均使用量超3億單。加強視頻巡查監管等“綠盾”工程相關信息系統應用。穩妥應對臺風、地震、冰凍雨雪等自然災害影響。我國郵政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2024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將超1700億件會議還明確了2024年郵政管理工作總體思路及重點任務。趙沖久提出,2024年,我國郵政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預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和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715億件和1.6萬億元,增速6%左右;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425億件和1.3萬億元,增速8%左右。會議提出,2024年將持續深化交通強國郵政篇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完善寄遞網絡體系,持續提升寄遞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行業科技創新和標準化水平,堅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著力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認真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持續推進有為政府建設,加強國際和港澳臺交流合作等十項工作。來源:人民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