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當前位置:直播供應鏈與物流產業博覽會 > 搜索中心
NEWS
搜索中心“朋友圈”越來越廣,中國外貿成績單亮眼發布時間:2025-07-09
截至2024年末,中國已經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 “我最多的一個月處理了212單?!睆垐?化名)是一名入行不久的外貿單證員,主要負責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線路的貨代提單、船東提單等單據制作,同時向客戶更新開船時間和到港時間。“我們每個月的標準單量是135單,但最近幾個月我的平均單量在180單左右。”張堯告訴記者,同組另一條線,主要面向越南客戶,“爆單”情況更甚,“他們加班時間比我還多”。 張堯的忙碌是上半年外貿行業的縮影。今年上半年,面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極限施壓,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展現出極強的韌性,成為經濟增長超預期的重要原因。這份韌性,由多元發展的貿易伙伴、堅定開放的務實行動以及持續升級迭代的制造業體系共同造就。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痹絹碓綇V的“朋友圈”,有力地支持了中國外貿。 根據海關統計,截至2024年末,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今年前5個月,我國對非洲、東盟、拉丁美洲、歐盟的出口總值分別增長了20.2%、13.5%、10.6%、7.7%,較前5個月總體出口增速分別高出13個百分點、6.3個百分點、3.4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深化與非美經濟體的合作,是上半年出口超預期的重要原因。他認為,我國出口重心加速向非美地區轉移,東盟、歐盟、中東是主要目的地。其中,對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地區進行貿易轉移,對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阿聯酋、印度轉口貿易加速。 “貿易轉移的出口目的地即為需求終端,意在拓展非美市場?!睖乇虮硎?,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推出無差別的全球貿易保護,甚至不惜犧牲傳統西方盟友利益。我國借此機會推動貿易伙伴多元化,得以部分分散關稅風險。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中國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與各國、各地區貿易伙伴的合作升級,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實際行動從根本上增強外貿韌性—— 5月20日,中國、東盟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了110項合作共識。 7月3日至4日,《中國和格魯吉亞自由貿易協定》聯委會第二次會議暨協定升級首輪談判在北京舉行。本次協定升級共包括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投資和電子商務等4個章節。 商務部副部長鄢東在《中國和格魯吉亞自由貿易協定》升級首輪談判中就表示,協定升級是對現有協定的全面優化和拓展,在當前個別國家施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背景下,展現了兩國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將為深化兩國經貿關系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以創新實力增強韌性,才能“亂云飛渡仍從容”。近年來,制造業持續爬坡上坎,持續向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邁進,進一步擦亮“中國制造”的名片。 “其他國家產業配套薄弱,對于一些基礎原材料沒有生產加工能力,無論產品品質還是交付周期,都滿足不了歐美企業的需求?!备=充囯娖髽I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旺盛,而其他國家生產能力有限,因此受關稅政策影響不大。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了7.4%。其中,生物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光電技術、電子技術產品出口額均呈雙位數增長,增幅分別達35.9%、19.1%、12.7%和11.4%,成績單亮眼。 中國銀行研究院在近期發布的《2025年第3季度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消費電子、鋰電等產品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具有重要位置,電機電氣、車輛及其零附件、塑料制品、船舶等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全球競爭力較強,未來相關產品出口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來源:證券時報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商務部回應美取消相關對華經貿限制措施發布時間:2025-07-08
7月4日,有記者問:近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就倫敦會談框架細節達成共識,“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苯沼袌蟮婪Q,相關企業已接到美國商務部通知,恢復EDA軟件、乙烷、飛機發動機等產品對華出口。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后,雙方于近期確認了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具體細節。目前,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規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也采取相應行動,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有關情況已向中方作了通報。 倫敦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希望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行穩致遠。來源: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新通道+新業態”落地義烏!發布時間:2025-07-07
7月5日,一輛滿載熱水壺、榨汁機等貨物的TIR國際公路運輸車輛,在義烏海關完成通關手續后,從義烏快件(跨境)監管中心出發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標志著浙中地區首票“TIR+市場采購”成功啟運,同時意味著義烏—中亞TIR新線路的正式開通,為義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此次運輸的貨物依托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申報,疊加TIR模式,貨物僅需在啟運地海關一次施封,即可直達目的地,中途無需重復開箱查驗,實現“一證通關、一車到底”,為中小企業“多品種、小批量”的外貿需求提供了低成本、高靈活性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國際陸港集團將依托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繼續深化模式創新,深入挖掘市場潛力,吸引更多的TIR持證運輸企業落戶義烏,同時,積極引導本地物流企業申請TIR資質,培育壯大本土物流力量,持續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為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貿易暢通作出更大的貢獻。新聞多一點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具有通關手續便捷、運輸周轉速度快、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對門”運輸、性價比較高等特點。目前TIR在全球有70多個締約國,其中不少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我國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來源:義烏市融媒體中心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瀾湄印象】中越邊境天保口岸上半年實現外貿額超30億元發布時間:2025-07-05
據天保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數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越邊境天保口岸累計實現外貿額超30億元,其中報關進口貿易額達22.5億元,同比增長3262.53%,創歷史新高。 天保口岸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是云南進入越南和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陸路通道。 天保邊檢站針對榴蓮、火龍果等東南亞特色農產品開通24小時“綠色通道”,實施“提前申報+預約查驗”,通關時間較往年縮短60%。針對重點外貿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務方案,累計解決跨境運輸協調、手續簡化等難題13項。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年中經濟觀察)多重壓力下,中國外貿“穩住陣腳”發布時間:2025-07-04
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尹倩蕓)上半年中國外貿在壓力中開局,并走出一條清晰的“上揚線”。 從前2個月進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2%,到一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前4個月增至2.4%,前5個月進一步回升至2.5%,進出口累計增速逐月上行。此間學者認為,出口超預期、貿易結構優化及政策顯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撐了這一積極表現。 不過,行至“下半場”,中國外貿壓力仍不容忽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接受中新社采訪時指出,美國反復搖擺、極具不確定性的貿易政策,仍將是最大變數。 中國銀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提到,目前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稅談判進程存在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關稅博弈尚在演進,或將對中國出口造成外溢影響。 在貿易環境變化沖擊下,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走弱,外需放緩也進一步壓縮了中國的出口空間。此外,基數上升等因素,亦使下半年出口增速承壓。 多重挑戰疊加,中國外貿如何進一步“穩住陣腳”? 陳建偉認為,中國在產品結構和貿易網絡上的優勢有助于抵御外部沖擊。一方面,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升級趨勢明顯。中國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有望為出口提供新動能。 另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步伐仍在加快。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將為外貿貢獻更多增量。 今年以來,中國官方也在積極施策,從提升開放水平、改善外貿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等方面著手,以期為外貿發展提供新的支持。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以擴大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再擴容,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推動外貿提質升級。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企業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走得更穩。商務部近期表示,將幫助更多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下半年還將舉辦330多場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 中國貿促會此前提到,在一攬子穩外貿支持政策下,廣大外貿企業正開辟增量市場、拓展內銷市場、聯動增強供應鏈韌性,克服當前挑戰。業內分析稱,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國外貿活力料將進一步增強。 一些積極變化已經出現。匯豐集團近期面向全球企業的一項貿易前景調查顯示,全球企業普遍通過調整貿易策略應對新的貿易變局,包括重新評估各大市場對其貿易增長的重要性。在計劃增加貿易往來的目標市場中,中國獲受訪企業選擇的比例最高。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盡管外部環境仍存不確定性,中國依靠全產業鏈優勢以及產品和市場結構優化升級,將探索塑造新的比較優勢與增長空間。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附加值含量將穩步提升,為外貿穩中提質提供堅實支撐。來源:中國新聞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浙江首條直達中亞地區貨運航線開通 今年上半年國際貨運逆勢增長發布時間:2025-07-03
7月2日凌晨,隨著航班號C6622的波音767全貨機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杭州-塔什干全貨機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浙江省首條直達中亞地區的貨運航線,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開通的第二條全貨機航線。值得關注的是,在海關、邊檢等部門支持下,該航線貨物通關流程已縮短至1小時,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據了解,該航線每周三、周日執飛,僅需6小時即可抵達塔什干,最大業載約50噸,為浙江的日用品、服裝等商品開辟了直達中亞市場的高效通道,同時返程將烏茲別克斯坦的生鮮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引入國內,進一步豐富了華東地區的生鮮市場。 2025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浙江省機場集團航空物流體系以“服務最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為目標,通過拓航線、建樞紐、優服務等創新舉措,推動國際貨運實現逆勢增長。1-6月,全省機場累計保障貨郵吞吐量約52萬噸,同比增長約2.6%。其中,杭州機場國際貨量在整體下降4.8%的背景下,憑借改革優勢實現3.3%的逆勢增長,并于6月10日率先突破10萬噸國際貨量大關,成為長三角地區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應對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浙江機場持續完善“72小時全球達”航空貨運骨干網,累計運營國際全貨機航線53條,覆蓋全球三大洲。面對挑戰,浙江采取“保美線+拓市場”雙輪驅動策略,杭州機場動態協調保障杭州-邁阿密航線,寧波機場則創新打造“雙樞紐輻射網絡”,新開通的邁阿密和達拉斯航線累計帶來對美貨量增長774.1噸。此外,省內機場加速開辟新航線對沖市場波動,杭州機場新開東京航線,寧波機場復航比利時列日航線并開通越南胡志明市航線,顯著提升了物流時效。 海外樞紐建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3月31日,“杭州-溫哥華”海外貨站啟用,整合干線運力與末端網絡,實現“浙江制造13小時直達北美核心市場”。數字化建設的推進進一步提升了效率,浙江機場集團物流信息平臺與布達佩斯貨站實現全流程數據互通,跨境貿易企業可實時追蹤貨物動態。 在高端制造業出口方面,杭州機場保障了寶馬汽車部件、寧德時代電池等高附加值產品全球流轉;寧波機場創新開通整車空運業務,將國產新能源車抵歐時間壓縮至10小時,并成功首發“絕影”四足機器人出口德國。進口領域同樣亮點紛呈,杭州機場進口生鮮品類大幅擴展,5月保障了浙江省首批1.6噸烏茲別克斯坦櫻桃進口,為生鮮市場注入新活力。 此外,“楊梅出?!背蔀猷l村振興的新名片,杭寧溫三地機場通過綠色通道保障東魁楊梅空運全球,創新的全鏈條服務模式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徑。浙江省還持續推進數字化改革和政策優化,預計全年優惠金額增至2500萬元,進一步推動物流效率提升。 嘉興貨運機場投運準備工作正穩步推進,將進一步增強長三角機場群的協同效應。省機場集團下屬空港物流公司總經理陳忠躍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加密歐美航線,探索開辟洲際貨運通道,力爭全年貨運國際化水平突破30%,為浙江打造“雙循環”戰略樞紐提供更強支撐。來源:杭州網、杭州通客戶端 作者:記者 方建飛 通訊員 王靜靜 許中映 編輯:戎麗娟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