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當前位置:直播供應鏈與物流產業博覽會 > 搜索中心
NEWS
搜索中心國家統計局:今年以來我國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發布時間:2025-08-18
國新辦15日就2025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面對貿易環境急劇變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付凌暉介紹,7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貨物出口額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在出口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國進口也在逐步回升。7月份貨物進口額同比增長4.8%,比上月加快2.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有利于擴大全球市場需求,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中國力量。我國貨物進出口保持較強韌性,是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積極推動外貿多元化發展,產業優化升級、市場競爭力增強,以及穩外貿政策發力、為外貿企業創造良好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下半年情況看,我國出口增長仍具有不少有利條件:一是外貿多元化成效繼續顯現。盡管受高關稅影響,我國對美出口下降,但我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互利共贏基礎上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對主要傳統貿易伙伴和新興貿易伙伴出口持續增長,1-7月份,我國對東盟、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額分別增長14.8%、8.2%和11.7%。隨著我國持續深化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外貿多元化對出口的支撐將會繼續顯現。二是出口商品競爭力增強。我國企業大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快轉型步伐,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技術含量逐步提升,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也有利于出口增長。1-7月份,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9.3%,其中集成電路出口增長21.8%。高技術產品出口向好,1-7月份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長7.2%。三是廣大外貿企業活力較強。今年以來,面對外部市場波動,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各項措施作用下,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廣大外貿企業積極主動作為,鞏固開拓市場,為外貿市場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1-7月份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8.7%,快于全部貨物出口增速。廣大外貿經營主體應變求新,也有利于拓展外貿空間。付凌暉指出,還要看到,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外貿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力穩外貿,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政策效果也會繼續顯現。總的來看,盡管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對我國外貿發展帶來一定壓力,部分外貿企業經營困難增多,但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會改變,產業體系完整的優勢明顯,外貿企業積極應變,穩外貿政策持續顯效,將繼續支撐外貿穩健發展。來源:國新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2025上半年國內大市場回旋余地大、外貿韌性強發布時間:2025-08-16
在國際經貿斗爭等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展現出強勁韌性。這并非偶然,而是我國制度優勢、產業體系、市場環境、企業活力等多方面協同發力的結果。特別是縱深廣闊的國內大市場和逆風中迎難而上的外貿,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韌性的主要動力。國內大市場縱深廣闊,回旋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市場規模龐大,發展也呈現梯度。當東部地區遭遇外部沖擊、產業承壓時,中西部地區具有承接產業轉移、釋放基礎設施建設與消費結構升級的潛力,讓我們有足夠抗壓定力和應對能力。同時,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提質升級,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的消費活力加速釋放。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豐富多元的消費需求與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5%,國貨潮品、沉浸式消費新場景等亮點紛呈。產業體系完備,筑牢韌性基石。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我國制造業憑借門類齊全、集中度高、響應快速等優勢,展現出強大定力。近年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強深度整合與協同創新,有效降低了外部“脫鉤斷鏈”風險的沖擊。例如,上半年,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16.6%和27.3%,該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7.9%和39.2%,體現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穩定性與成長性。同時,我國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等,有效投資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外貿在逆風中迎難而上。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主要經濟體需求走弱等不利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額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新三樣”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速,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也高達61.5%。這不僅是出口規模的擴大,更是出口結構向高附加值、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的躍升,既增強了我國抗風險能力,也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同時,我國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往來,上半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51.8%,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拓展了外貿持續增長的潛力空間。加上跨境電商發展和海外倉加快建設,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中國產品與服務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國內大循環更好牽引國際循環。練好內功才能有力應對外部風高浪急的挑戰。我國快速響應、精準施策,打出通關便利化、暢通國際物流等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組合拳,為企業營造更加透明可預期的公平競爭環境。同時,我國企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從代工貼牌到自創品牌、從提供單一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轉變和提升。上半年,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提升至32.4%,體現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展望全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我們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努力在國際經貿斗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權,從而有更大底氣和戰略條件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長期向好。來源:人民日報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跨境電商帶來新機遇 “中國智造”乘風出海發布時間:2025-08-15
智能投影儀通過優化算法、優異畫質,征服海外家庭;掃地機器人仰仗激光導航、自動集塵和上下水功能,穩居全球市場份額前列……越來越多“中國智造”依靠創新突破與技術優勢借跨境電商東風“揚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額約1.03萬億元,增長4.7%。中國品牌以“硬核科技”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吸引全球購買力。跨境電商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為中國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主要表現形式,讓國內企業能夠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領先企業采用“以獨立站為核心,連接第三方平臺、B2B、社交網絡及零售實體等其他渠道”的全渠道策略,實現全渠道整合、全場景覆蓋及全觸點滲透。近年歐洲國家盛行騎行運動,但一些場地坡道較多,有國內廠商實時捕捉用戶需求提供無縫購物體驗,順勢推出鋰電山地車等產品,受到歐洲消費者歡迎。跨境電商平臺不僅拓寬了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也降低了貿易成本與時間門檻。依托這一平臺,越來越多優質產品和品牌正加速實現全球化布局,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穩健增長的“密鑰”。政策支持,助力中國品牌乘風破浪。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將其作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商務部等9部門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從經營主體培育、金融支持、監管優化等方面,細化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各地各部門紛紛發力,幫助企業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提升物流效率;建設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讓科技創新成果能安心走向世界;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企業“出海”成本,優化物流鏈、生態鏈、服務鏈,為中國優質產品走向世界、中國品牌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中國跨境電商正經歷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戰略升級。對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而言,跨境電商已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實現全球化的戰略路徑。通過跨境電商,中國企業積累用戶洞察,建立品牌認知,進而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跨越。這一過程雖然挑戰重重,但前景廣闊。來源:人民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兩部門:快遞企業提供快遞服務取得的收入,按照“收派服務”繳納增值稅發布時間:2025-08-14
8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關于明確快遞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確,快遞企業提供快遞服務取得的收入,按照“收派服務”繳納增值稅。以下為原文:關于明確快遞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5年第5號現將快遞服務等增值稅政策公告如下:一、快遞企業提供快遞服務取得的收入,按照“收派服務”繳納增值稅。本公告所稱快遞企業,是指在境內從事快遞業務經營并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上述企業向郵政管理部門備案的分支機構,以及上述企業或者上述分支機構向郵政管理部門備案的快遞末端網點。快遞末端網點,是指提供快遞末端服務的經營網點。本公告所稱快遞服務,是指在承諾的時限內完成快件的收寄、分揀、運輸、投遞服務的業務活動,不包括快遞企業僅提供運輸服務的業務活動。快遞末端服務是指上述收寄、投遞服務。快件,是指快遞企業遞送的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收寄服務,是指快遞企業接受寄件人委托,完成快件下單、驗視、包裝、封裝等服務的業務活動。分揀服務,是指快遞企業對快件進行歸類、封發的業務活動。投遞服務,是指快遞企業將快件按約定方式投交到約定的地址或收件人的業務活動。二、具有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以下簡稱網絡貨運)經營資質的納稅人,從事網絡貨運經營,自行采購并交付給實際承運人使用的成品油、天然氣、電力、氫能、二甲醚、甲醇以及其他各類車輛燃料(能源)和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其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一)成品油、天然氣、電力、氫能、二甲醚、甲醇以及其他各類車輛燃料(能源)和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應用于從事網絡貨運經營納稅人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的運輸服務。(二)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符合現行規定。本公告所稱網絡貨運經營,是指納稅人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道路貨物運輸,承擔承運人責任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活動,不包括為托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提供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等服務的行為。實際承運人,是指接受網絡貨運經營者委托,實際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的經營者。三、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已發生未處理的事項,按照本公告規定執行,已處理的事項不再調整。特此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2025年8月11日(來源:財政部)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政策 + 創新雙輪轉,跨境電商成外貿 “新引擎”,品牌出海正當時發布時間:2025-08-13
借力“出海”:細分品類闖出大市場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主要表現形式,讓國內企業能夠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有效途徑,助力企業出海、擴大品牌影響力。“近年來,歐洲國家盛行騎行運動,但一些騎行場地的坡道比較多。為了讓更多人群享受到騎行的樂趣,我們在充分調研國外市場的基礎上,開發了鋰電山地車等產品,受到當地消費者歡迎。今年上半年我們對歐洲出口鋰電山地車等產品貨值近2800萬元,同比增長35.6%。”廣州市鑫威車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德智表示,公司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目前已布局多個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分布在波蘭、德國等地,倉庫備貨總值超8000萬元。從電動出行到時尚配飾,跨境電商正助力中國制造多賽道突圍。在“中國眼鏡之都”鎮江丹陽,從鏡片、鏡架到鏡布、鏡盒,海外訂單紛至沓來。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嶄露頭角的丹陽眼鏡企業,也開始競速跨境電商賽道。丹陽澤鹿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TikTok等短視頻平臺直播,月均訂單量突破10萬單。其主打產品可變色太陽鏡、輕質浮水鏡框,憑借高性價比成為歐美市場爆款。“電商直播可以讓海外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功能,今年以來,我們的出口額實現大幅增長。”該公司總經理李明說。還有不少小眾品類通過跨境電商找到了大市場。比如,HiFi音頻設備從小眾市場脫穎而出,獲得了海外消費者的青睞。HiFi這個概念在國內知名度不高,卻是某些海外市場消費者選擇耳機品牌重點考慮的一個因素。記者從“出海四小龍”之一的速賣通平臺獲悉,今年以來,HiFi音頻設備增長迅猛,6月至7月,受“海外618”等大促利好影響,速賣通HiFi耳機類目銷售額相比日常暴增8倍,MP3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6倍,音頻放大器同比增長150%。從數據來看,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額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額約2911億元,增長9.3%。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連接各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數字橋梁”,跨境電商正深度融入全球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它不僅拓寬了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也降低了貿易成本與時間門檻。依托這一平臺,越來越多優質產品和品牌正加速實現‘出海’與全球化布局。”政策賦能:降低企業“出海”成本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在廣州,為支持國產電動自行車企業擴大出口,花都海關主動深入企業調研,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培訓,專人專崗負責海外倉備案業務的辦理及跟進處置,指導企業用好海外倉資源,實現海外消費者線上下單,海外倉直接發貨,商品最快48小時送達,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侯德智說,在海關的政策宣傳和幫扶指導下,鑫威車業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才有了在多個國家的出口海外倉業務,極大方便了在當地拓展市場。在丹陽,眼鏡跨境電商產業園已集聚68家企業,提供從產品設計、生產到物流的一站式服務。“我們通過開展政策宣講,聯合丹陽眼鏡商會針對性為企業講解知識產權、技貿措施等知識,為產業園30余家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培訓。”鎮江海關駐丹陽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將其作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重要抓手。此前,商務部等9部門出臺了《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圍繞經營主體培育、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監管優化及規則建設和國際合作等五個方面對支持跨境電商發展進行系統部署。商務部在《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將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作為重要方向,提出要持續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洪勇認為,政策支持降低了企業“出海”成本、優化供應鏈結構,為品牌的國際化創造了條件。“雙輪驅動”:中國品牌加速國際化跨境電商成為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業界認為,依據跨境電商發展需求,更多支持政策還在出臺,企業端也在根據新的市場需求進行產品和營銷策略的調整。在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產品出海將邁向高質量、品牌化的新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繼續部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重點任務中,明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提出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綜合試驗區的協調指導和政策支持;研究出臺更多支持舉措,為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更好地促進和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壯大。各地也在積極出臺舉措,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日前,北京市商務局發布《北京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未來三年將通過培育主體、技術創新、優化服務等16項措施,打造全國跨境電商發展高地;杭州海關推出支持浙江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10項措施,助力打造高能級跨境電商國際樞紐省;平湖市發布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產業高地。洪勇表示,依據跨境電商發展需求,更多支持政策的出臺將推動中國產品向高附加值和差異化競爭轉型。同時,政策扶持海外品牌建設和本地化運營,有助于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長期競爭力。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鳴濤也表示,跨境電商發展的產品品牌化趨勢已經日漸明顯。一些3C、服裝、家居品牌,憑借創新設計、優質品質,在國際市場樹立起良好口碑,擺脫了“中國制造=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跨越,以品牌溢價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展望未來,洪勇認為,在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產品出海將邁向高質量、品牌化的新階段。更多企業將通過提升設計、技術和服務來增強品牌價值,實現差異化競爭。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2025年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發布時間:2025-08-12
經測算,2025年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14.3,同比提升5.2%。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570.5、566.5、220.7和69.5,同比分別提升12.1%、0.3%、1%和11.2%。7月,行業保持良好運行,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體驗持續改善,干線運能不斷增強,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圖1 2023年7月-2025年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7月,發展規模指數為570.5,同比提升12.1%。從分項指標看,預計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4.7%,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接近8%。7月,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為快遞市場帶來增量。此外,快遞企業積極開展校園包裹寄遞,深耕特色農產品、文旅特產等市場,滿足消費者消暑家電寄遞需求,促進市場規模穩步擴大。7月9日,今年累計業務量突破千億件,比2024年提前35天,有力促進要素全國流動、支撐消費活力釋放。7月,服務質量指數為566.5,同比提升0.3%。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5.2分,同比提升1.5分。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預計為86.3%,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7月,行業服務質效持續改善,為消費者帶來更加高效、便捷、專業的服務體驗。一是應急響應迅速有力。一些地方遭遇汛情,快遞企業啟動應急預案,調配資源支援受災網點,迅速轉移快遞包裹,為用戶提供改期派送、自提等多種服務選擇,并開通專項售后通道,簡化理賠流程,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同時,快遞企業積極參與救災工作,承運、捐贈賑災物資,為災區百姓筑牢生活物資保障網。二是產業協同廣泛深入。快遞企業聚焦運動鞋服、家居清潔等領域,以技術為驅動,增強“正逆向一體化”運營能力,實現貨物高效周轉,滿足制造企業彈性產能需求。推動“快遞+文旅”深化發展,在城市核心景區、機場、交通樞紐、酒店等設立服務站點,提供行李寄遞寄存,文創品、地方特產和遺失物品寄遞等便民服務,為“蘇超”“青島啤酒節”“避暑旅游”等提供寄遞保障,助力游客輕裝出行。三是城市配送創新高效。快遞企業利用地鐵閑時運能,在青島探索“地鐵站接駁跨海直達、末端無人車運送、航空軌道多式聯運、集貨散貨同線網雙向運輸”一體化物流新模式,大幅提高運輸效率,增強計劃可靠性。與成都、鄭州等地公交合作,在人力資源共享、閑時運力復用、場站融合升級、車輛充電維保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公交+快遞+生態”跨界融合新模式,放大“交快合作”協同效應,為城市服務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7月,發展能力指數為220.7,同比提升1%。一是航空運能持續提升。行業自有航空公司開通“烏魯木齊—比什凱克”“西安—萬象”“鄂州—阿布扎比—河內—鄂州”“廣州—盧森堡”等國際全貨機航線,航空寄遞網絡不斷加密。二是無人化發展進程加快。快遞企業持續豐富無人車服務場景,在杭州、合肥、岳陽等地投用無人車,提升網點、驛站、社區間的接駁能力。在四川峨邊縣、遼寧法庫縣等地開展無人車進村運輸,在山西壽陽縣構建“智能無人車+智能燈條驛站”配送生態,有力促進鄉村配送智能化發展。聯合醫藥、水飲、零食等企業,投用多類型無人車,探索無人倉配、無人車長距離運輸等服務,提升精準配送服務能力。三是“快遞出海”穩步拓展。快遞企業升級亞太地區海外倉,提升該區域供應鏈服務能力。開放香港供應鏈中心,支持全球品牌及商家入駐。7月,發展趨勢指數為69.5,同比提升11.2%。7月,行業著力固存量、擴增量、提質效、保安全,資本市場表現良好,用戶體驗持續提升,智能化、無人化提速發展,在促進產業協同、保障內需擴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預計8月,行業仍將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來源:國家郵政局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