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國際博覽中心  2025年12月6日-12月8日
  • 我國外貿向上向好之“勢”從何而來發布時間:2025-08-11

    海關總署8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7.3%;進口雖然下降1.6%,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面對復雜外部環境,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好勢頭從何而來?不妨先從最新“成績單”中找尋答案。當天發布的數據顯示,除了累計增速進一步加快,月度外貿表現也好于預期。7月單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6.7%,增速比6月加快1.5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其中,出口增長8%,增速連續5個月保持6%以上,進口增長4.8%,連續兩個月增長。路透社等外媒7日報道稱,中國制造業企業充分利用中美關稅暫緩期發貨,成為拉動7月出口的重要因素,進口逐漸回暖則表明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發力,國內需求正在改善。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認為,我國外貿穩中有進的背后,不僅有政策的強力支撐,更離不開企業的主動突圍。“7月處于中美90天關稅暫緩期內,這為外貿企業爭取了寶貴的緩沖時間。”白明表示,圣誕、新年是外貿傳統旺季,當前歐美買家已普遍進入備貨周期,外貿企業7月搶抓短期紅利,一方面優化產品組合、快速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加速開拓東南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提供了重要支撐。向上向好之“勢”還在多方面不斷積蓄。從外貿“含新量”看,前7個月數據顯示,我國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六成,其中出口高端機床同比增長23.4%,出口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4.9%。同期,作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近七成的數字照相機、超八成的3D打印機,進口超四成的存儲器、超六成的電腦處理部件,創新底色更加鮮明。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國產空調、電扇等“清涼產品”頻頻在海外出圈。據海關統計,前7個月,我國出口空調、冰箱、電扇、折疊傘同比分別增長4.9%、2.3%、2.1%、5.9%,其中,對歐洲出口空調大幅增長28.9%。從外貿主力軍看,前7個月,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民營企業進出口1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7.1%,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民營企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繼續發揮穩定外貿主力軍作用,前7個月,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57萬家,增加8.5%,占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的87.2%。從外貿“朋友圈”看,前7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9.4%、3.9%、17.2%、16.3%。其中,我國與東盟、歐盟貿易總值占我國外貿總值的近三成,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5.5%。白明認為,外貿增長形勢趨于改善,“但還要注意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壓力挑戰猶存,外貿企業應努力拓展國際市場,打造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多向賦能,不斷提升我國外貿競爭力。”直面風雨、堅韌前行。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實現全年外貿工作目標。來源:新華社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查看詳細
  • 通過跨境電商等數字化平臺降低市場進入成本 | 經濟全球化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布時間:2025-08-09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符合人類長遠利益。當前,我國正在以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僅僅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加強科技創新離不開構建開放創新生態、促進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對構建開放創新生態、促進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作出深刻論述。比如,《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指出:“要增強我們引領商品、資本、信息等全球流動的能力,推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增強參與全球經濟、金融、貿易規則制訂的實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開展國際經濟和科技創新合作”;《深化對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認識》指出:“要堅持開放創新,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指出:“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課題,唯有開放合作才是正道”;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家安全概念泛化、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增多,加劇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不確定性,也直接或間接抑制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各國在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必須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把握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中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經濟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資本、信息等在全球廣泛流動,但本質上主導這種流動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創新能力。當前,科技創新的全球化正在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和深入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 從科技發展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機器人、量子計算、生物醫藥、新能源、通信技術等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為全球經濟復蘇與轉型注入了新活力。比如,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經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并進一步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動全球經濟轉型升級。各國競相制定相關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又如,綠色發展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趨勢,世界主要國家大都通過加強綠色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更好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加快流動,各國經濟科技聯系更加緊密,開放創新與協同創新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只有以開放心態和行動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才能更好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國際競爭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為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出臺新的創新戰略,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人才、專利、標準等戰略性創新資源的爭奪。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不僅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對傳統國際市場的競爭格局提出挑戰。同時,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電子商務、數字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蓬勃發展,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來源越來越依靠各種形式的創新,既包括科技創新、業態創新,也包括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新質生產力作為科技進步、產業升級與商業模式變革的結晶,正在成為一個國家增強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源泉。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在國際競爭中不斷提升競爭力。具體來看,通過匯集全球創新要素,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能夠培育發展新動能;通過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開發新產品,并依靠技術創新降低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成本,能夠引領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通過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能夠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進而以自身的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帶動全球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通過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等,能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夠在全球范圍整合資源,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與服務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在全球價值鏈中獲得更高地位和更大話語權。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新挑戰 當前,經濟全球化在深入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呈現出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規則碎片化等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中指出:“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規則正在面臨重大調整”。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看,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新挑戰源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不適應。全球范圍的生產力快速發展,要求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但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規則碎片化等導致生產關系變革滯后,阻礙了技術、資本、數據的自由流動,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也對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挑戰。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占據了國際產業鏈大多數產業的高端部分,從中獲取巨大利益。這樣巨大的利益,也促使這些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多依賴產業鏈中的高端產業,導致其國內制造業出現了空心化和結構失衡等問題。隨著近年來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加上西方現代化所固有的弊端,一些西方國家內部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等矛盾更加突出。一些西方政客錯誤地把其國內的發展問題和政策失誤歸咎于經濟全球化,致使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壁壘增加,科技交流受限,限制了生產力發展所要求的技術擴散與市場拓展。同時,多邊主義受到阻礙和挑戰,導致相關領域的治理機制、規則分化,要素流動的制度成本上升。這些現象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各國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效率,為各國發展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在我國經濟發展實踐中,這些挑戰集中體現為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不利變化。這充分表明,生產關系滯后已經阻礙了先進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積極應對這一挑戰,要以創新推動全球生產關系調整優化,引領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指出:“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在《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指出:“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貿易安排一直是驅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在《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中指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完善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等貿易平臺以及各種雙邊、多邊貿易協議,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同時,要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新,加強產業協同,推動全球范圍的生產關系不斷完善。 具體來看,在科技創新方面,圍繞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加強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并通過數據驅動優化全球資源配置、通過跨境電商等數字化平臺降低市場進入成本;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等,助力降低全球碳排放,進而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在管理創新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以自動化與大數據提升生產效率,增強我國“走出去”企業在貿易規則碎片化背景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競爭力,并進一步推動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優化調整。在產業協同方面,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技術與基礎設施合作,幫助共建國家打破傳統價值鏈低端鎖定,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融入全球分工,化解經濟全球化紅利分配不均的矛盾。 同時需要看到,隨著科技創新成為全球競爭的主戰場,應當加強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更好引導全球科技資源配置,避免錯配和浪費甚至由此引發的沖突。當前,各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經濟體制不同、市場環境不同,應積極倡導各國之間加強溝通,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關稅、非關稅壁壘,促進商品和服務自由流通。同時,跨國企業的發展壯大,對國際法治環境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通過司法合作、法律援助等方式優化國際法治環境,有利于解決跨國投資和企業運營中的法律糾紛和問題。此外,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企業行為,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這些創新性舉措,能夠促進重塑全球生產方式,改善生產關系,既為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保障,又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合作動力,推動全球經濟治理向更具包容性、平衡性方向發展。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指出:“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在《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以開放創新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科學指引。 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企業等微觀主體不斷創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驅動形成的。因此,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這不僅能夠以新科技推動智能制造,進而重構生產方式,而且能夠通過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的創新,優化資源配置,還能夠通過全球化的網絡合作,促進國際生產協同。因此,必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又促進構建新型生產關系。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集聚全球技術、人才、數據等先進優質生產要素的重要前提,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不斷拓展開放的廣度與深度,充分發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能夠積極回應時代需求,提高開放綜合效能,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能。當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在從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制度型開放旨在通過健全完善相關規則、制度等,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和創新能力;同時,提升在國際市場中的制度話語權,塑造更加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國際規則體系。 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來說,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能夠更好適應創新需求。比如,發揮技術、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要求以產權制度明晰創新收益、以分配制度激勵技術研發、以組織形式促進跨國協同。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通過規則國際化、治理現代化,推動產權保護機制、市場機制、投融資體制等的全面優化,能夠推動實現技術、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進而激發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潛能。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還能更好促進技術、資本、人才的自由流動。比如,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配置,強化技術創新激勵,能夠為轉變發展方式創造良好環境;通過打造有利于合作共贏的外部環境,促進金融服務國際化,參與并引領數字經貿規則制定,能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吸引和積聚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為此,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等領域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本文系全國政協“發展新質生產力學理研究”課題成果)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查看詳細
  • 前7個月外貿運行向上向好發布時間:2025-08-08

    海關總署8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作為、攻堅克難,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面對復雜外部環境,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 7月當月,我國進出口增速進一步加快。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6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創今年以來新高。其中,出口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進口1.6萬億元,同比增長4.8%,連續兩個月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我國外貿保持韌性增長,尤其是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一方面,得益于外貿環境的改善和外圍經濟形勢好轉,有效拓展外貿需求空間;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國持續優化供給結構,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如以“新三樣”為代表的機電產品出口保持韌性增長。同時,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對穩外貿的政策支持,推動外貿出口多元化。 從進出口產品看,前7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9.18萬億元,同比增長9.3%,占出口比重六成。其中,集成電路、汽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分別增長21.8%、10.9%、1.1%。鐵礦砂、原油、煤、天然氣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跌,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 從貿易方式看,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6.44萬億元,同比增長2.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4%,加工貿易和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分別增長6.3%和6%。 從貿易伙伴看,前7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9.4%、3.9%、17.2%、16.3%。其中,我國與東盟、歐盟貿易總值占我國外貿總值的近三成。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5.5%。 今年以來,民營企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繼續發揮穩定外貿主力軍作用。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7.1%,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04萬億元,增長8.7%,占我國出口總值的65.6%;進口4.64萬億元,增長4.7%,占我國進口總值的44.7%。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民營企業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力量。民營企業出口商品更加靈活,抗風險能力更強,進一步增強我國外貿的韌性和競爭力。來源:中國證券報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查看詳細
  • 緊跟行業風向,深挖產業資源-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地推宣傳持續開展發布時間:2025-08-07

    在全球貿易穩步復蘇的浪潮中,義烏憑借其深厚的產業底蘊與強大的集散能力,持續穩坐全球貿易重要樞紐的“寶座”。2025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市場表現亮眼,前5個月體育用品及相關裝備的進出口貿易總值達1794億元,同比增長25%,充分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與強勁的增長動力。在此背景下,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組委會來到體育及休閑用品的展會現場為即將于12月6 - 8日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邀約更多專業觀眾,為體育及休閑用品行業帶來無限商機。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規模再創新高,預設2000個國際標準展位,展覽面積達50000平方米。與上屆相比,展位數和展覽面積均有大幅提升,為參展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回顧過往,2024義烏外貿工廠展成績卓越,吸引了812家企業參展,三天內吸引3.68萬人次國內外專業采購商,意向成交額達3.92億元。而2025年,預計參展企業將超1200家,專業采購商有望突破6萬人次,規模與影響力再上新臺階。體育及休閑用品作為外貿市場的熱門領域,在義烏外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5年上半年,義烏外貿成績亮眼,進出口總值突破4058.3億元,同比激增25%,市場采購出口達2984億元,占比83.2%。其中,戶外休閑用品需求旺盛,與體育休閑相關的產品出口增長顯著,反映出全球消費者對健康生活和戶外運動的熱衷。本次義烏外貿工廠展展品精彩紛呈,體育及休閑用品展區無疑是一大亮點聚集地。展品品類豐富多樣,涵蓋了從戶外探險必備的服裝、鞋履、背包等基礎裝備,到露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帳篷、睡袋、防潮墊等露營用品,日常健身鍛煉所需的各類體育用品、健身器材以及保護運動安全的運動護具等。無論采購商有著怎樣獨特的采購需求,是追求大眾化的戶外休閑風格,還是專注于專業體育領域的品質之選,都能在這個展區一站式滿足,充分領略體育及休閑用品的多元魅力。展會不僅是一個展示產品的平臺,更是一個高效的貿易對接橋梁。線下,覆蓋進出口貿易商、實體批發商等傳統貿易主體;線上,全面對接亞馬遜、Temu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優質買家。組委會采用定制化邀約策略,力邀全球優質采購商蒞臨,為參展企業實現品牌曝光、訂單獲取、渠道拓展的三重價值。2025義烏外貿工廠展,正以其強大的吸引力匯聚著全球該領域的行業精英與無限商機。我們向世界各地的體育及休閑用品企業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在這座充滿商業活力與創新精神的城市——義烏,共赴這場行業盛宴。在這里,您將有機會展示企業最前沿的產品和技術,與來自全球的優質采購商面對面交流,深入挖掘外貿市場的潛在機遇,共同描繪體育休閑外貿行業的絢麗新畫卷。
    查看詳細
  • 應變求新壯大外貿新動能發布時間:2025-08-07

    今年上半年,在貿易摩擦等復雜環境下,我國外貿交出了逆勢上揚的成績單,不僅規模再創新高,結構持續優化,更呈現新動能快速壯大的喜人態勢。特別是貿易規模超500億元的伙伴數量、有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均實現不降反升,彰顯出敢闖敢拼、奮躍而上的精氣神。外貿喜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地各部門的聚力攻堅,更離不開廣大外貿企業、從業者的應變求新、化危為機。展望下半年,受“搶出口”效應減弱以及單邊主義持續的影響,外貿穩增長仍需付出艱苦努力,要堅定不移壯大新動能,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優化布局,形成多元市場格局。“與其在紅海搶蛋糕,不如到藍海做蛋糕。”近年來,我國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特別是新興市場成為重要增量,外貿多元化市場格局不斷拓展。上半年我國對東盟、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傳統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正被新興市場的增量有效化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金磚合作機制國家等,正成為外貿企業值得深耕的重要市場。各地各部門應鼓勵企業赴境外參展,開展經貿洽談、招商推介等活動,同時以有效服務降低企業“走出去”成本。各類外貿企業應加強對新興市場的政策法規、市場需求、消費喜好研究,明確不同區域出口方向,以差異化策略搶占市場。提升技術含量、附加值,形成高質量供給。近年來,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大到電動汽車、鋰電池等“新三樣”,我國商品的創新力已經得到全球消費者認可,塑造了“優質優價”新形象。在全球競爭加劇與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廣大外留企業應搶抓機遇,技術氣品牌雙管齊下,提升競爭力。一方面,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推出差異化、定制化、科技感強的產品,以高附加值、高性價比的新品供給搶占國際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快品牌建設,提升知名度和溢價能力,形成競爭新優勢。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增長點。今年4月,受關稅沖擊,美國民眾紛紛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搶購高性價比的中國商品。當貿易壁壘試圖割裂全球供應鏈時,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等業態模式,正助力各類商品便捷直達全球消費者。因此,應持續完善支持政策,打造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帶”,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促進更多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參與國際貿易。與此同時,當前全球貿易還呈現出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應進一步加大對離岸貿易、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市場采購、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引導和扶持力度,形成澎湃強勁的外留新動能。應變之中顯韌性,求新之處見未來。上半年外貿的可喜成績,為我國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提供了更多底氣。主動適應全球新形勢,加快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我國外貿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為全球經濟貢獻更多中國力量。來源:經濟日報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查看詳細
  • 逆勢上漲 中國跨境電商持續開辟“新藍海”發布時間:2025-08-06

    8月,義達跨境(上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將新開通兩條國際物流通道:上海至越南的小包快遞航線及合肥到法國的包機航線,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興市場跨境物流需求。“今年以來,客戶對東南亞、歐洲、拉美這些新興市場的需求明顯增長,我們正持續開辟新航線并建設海外倉,以強化物流與庫存保障能力。”義達跨境(上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覃帥介紹,公司今年已在墨西哥新建了一萬平方米的海外倉,并計劃在德國和越南擴建海外倉儲系統。盡管國際形勢復雜嚴峻,這家有著20多年跨境物流經驗的企業仍保持銷售額增長,去年銷售額超40億元,今年預計突破50億元。作為跨境電商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物流企業不斷加密的“新航線”和逆勢上揚的“營收線”映射出中國跨境電商正不斷開辟新藍海、尋求新增量。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2911億元,增長9.3%。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擁抱跨境電商賽道。企查查數據顯示,2025年前4個月中國新增注冊跨境電商企業5080家,同比增幅高達173.24%。“跨境電商通過網絡化和數字化,使企業能直接、快速觸達海外消費者,并提供多元化的渠道與市場選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王健指出,“這賦予了中小微企業更靈活應對挑戰的能力,助力其將產品銷往全球。”今年以來,TikTok Shop陸續進入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市場,憑借“短視頻+直播”模式融合娛樂與購物,加速吸引全球市場。同時,一些跨境電商企業正加速在新市場構建本土供應鏈。中國跨境電商持續壯大的同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往來也更密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絲路電商伙伴國已達35個,在19個國家建設了65個直采基地,國際間電商各領域合作正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是快速連接各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字橋梁’,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我們愿同全球各國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跨境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來源:新華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外貿/物流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查看詳細
客服電話:
0579-85891888
傳真:
0579-85297855
郵箱:
web@ecfair.cn
版權所有:
義烏外貿工廠展與物流產業博覽會
備案號:
浙ICP備20002855號
技術支持:
創源網絡
版權所有:
浙公網安備33078202001668號
公司:
義烏市翔達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
義烏市工人北路689號外貿商務大廈6樓
在線咨詢 展會咨詢QQ
604026680
參觀咨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購商微信預登記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免费看特级毛片|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h片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慧静和一群狼好爽|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高嫁肉柳风车动漫|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毛片大全免费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性调教室高h学校|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黑人巨鞭大战丰满老妇| 国产免费黄色片| 笨蛋英子未删1至925下载|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交换配乱吟粗大SNS84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