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當前位置:直播供應鏈與物流產業博覽會 > 搜索中心
NEWS
搜索中心海關總署:積極向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等新興業態提供AEO信用培育發布時間:2024-05-14
第六屆全球“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大會10日在深圳閉幕,大會以“發揮AEO制度優勢,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貿易”為主題,通過三天會程的8場全體會議、6場分組討論、4場主旨演講進行廣泛交流,共同促進AEO制度創新發展,攜手推動包容、可持續的全球貿易。 大會期間,中國海關總署分別與布隆迪共和國稅務局、冰島稅務與海關署簽署AEO互認安排,與澳門海關簽署AEO企業數據自動交換合作備忘錄,并與多個國家(地區)海關舉行雙邊會談。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新加坡、歐盟、韓國等28個經濟體簽署AEO互認協議,覆蓋54個國家(地區),互認協議簽署數量和互認國家(地區)數量居全球“雙第一”。 中國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司長林建田在會議總結中提議,世界海關組織各成員海關要推動AEO制度在更大范圍、更多國家(地區)予以實施,推動AEO企業在更多國家(地區)之間得到互認,進一步發揮AEO制度的作用,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紅利;要大力推動智慧海關建設,讓AEO制度實施、評估和互認合作更加數字化、智能化,讓企業能夠更加便捷享受海關提供的便利措施;要積極開展AEO能力建設援助,先行國家向AEO制度尚不完善和互認經驗不足的國家提供幫助,不斷擴大AEO制度在全球的實施范圍,讓全球共享AEO制度紅利;要拓展AEO制度適用范圍,積極向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等新興業態提供AEO信用培育,擴大AEO制度覆蓋面。來源:中國新聞網、成都跨境電商協會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貿易額超2400億美元!中俄經貿合作綻放蓬勃生機發布時間:2024-05-13
“近年來,在中俄元首的戰略引領下,雙邊經貿合作克服外部復雜環境,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活力。”在5月6日商務部召開的第八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歐亞司司長劉雪松表示,中俄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傳統友誼根基深厚,鞏固和深化雙邊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劉雪松進一步介紹,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401億美元,提前達到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今年一季度,中俄雙邊貿易額566.8億美元,同比增長5.2%,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貿易結構持續改善,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二是重點項目穩步實施。中俄原油管道、東線天然氣管道平穩運行,黑河公路橋、同江鐵路橋過貨量持續提升,雙方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合作項目扎實推進,合作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三是地方和業界交流日趨密切。當前,中俄兩國地方間合作蓬勃開展,各層級、各行業交往日益頻繁,企業合作意愿高漲,呈現出“雙向奔赴”的積極態勢,不斷為雙邊經貿合作注入新動力。“以本屆博覽會為例,除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以及山東等傳統對俄合作大省,廣東、浙江、江蘇等東南沿海省份也積極參與,俄方參展州區地域范圍從遠東地區拓展至俄羅斯中西部地區。”劉雪松說道,希望通過本屆博覽會進一步加強兩國地方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國經貿合作的持續發展增添新的力量。當前中國正堅定不移地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劉雪松表示,商務部將以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為引領,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與俄方溝通協調,鞏固雙邊貿易良好發展勢頭,推動進一步提質升級,不斷豐富兩國經貿關系內涵。劉雪松說道,在持續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方面,商務部將與俄方一道,繼續采取積極措施,鞏固能源、礦產、糧食等大宗商品貿易規模,拓展服務貿易、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合作,加快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打造醫藥健康、數字經濟等新增長點,進一步深化能源礦產、農林開發、工業制造等領域上下游合作,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在加強經貿制度性安排方面,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落實好《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和路線圖,提升雙邊和區域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為拓展雙邊貿易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在進一步激發地方和企業活力方面,雙方將進一步發揮中俄博覽會等平臺作用,鼓勵舉辦形式豐富的貿易促進、產銷對接等活動,深化相互了解,促進產業和項目合作,推動地方間和企業擴大交流合作,不斷拓寬合作地域和領域。來源:國際商報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為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帶來新機遇發布時間:2024-05-11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8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711.5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出口659.1億美元,增長1.8%;進口52.4億美元,增長9%。一季度,中國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市場中,對美國、東盟和歐盟出口同比增長3.5%、6.2%和0.6%,對日本出口降幅收窄。四大類商品中,紗線出口數量同比下降1.8%,面料、家用紡織品和針梭織服裝出口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0%、22%和12.6%。3月,受高基數影響,紡織品服裝出口未能延續前兩月增勢。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26.8億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208.2億美元,進口18.6億美元。貿易順差189.6億美元。分析稱,總體來說,今年一季度中國服裝出口開局起步較穩,但當前服裝出口行業依然承壓,行業仍需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和全球供應鏈調整,實現國際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展望今年二季度及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仍面臨外需增長預期放緩等挑戰。但中國國內經濟回升向好,企業預期逐漸企穩,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等利好因素,將共同為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帶來新機遇。來源:中國新聞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寵物經濟”持續升溫,跨境賣家迎來新發展機遇發布時間:2024-05-10
來源:跨境前沿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跨境電商助力中小賣家國際化發布時間:2024-05-09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新質生產力調研:中國品牌出海向‘新’邁進”研討會在廣州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全球化企業品牌出海、平臺助力中小賣家國際化發展等話題開展熱烈討論。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艷華認為,通過數字化、本土化、綠色化出海新思路,希音成為中國服裝和時尚產業的出海名片,其“自有品牌+平臺”雙模式對應的正是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助力中小賣家國際化的新探索。2023美國增長最快十大品牌中,希音與ChatGPT、可口可樂等品牌齊名,成全球唯一入圍的時尚品牌和中國品牌。據悉,除了自有品牌所屬的時尚服裝產業,中國300多個城市的產業帶已入駐希音平臺,涵蓋箱包、服飾、內衣、小商品、玩具、鞋類、飾品等主流產業帶。中國跨境電商的全球影響力和用戶基礎、廣泛的銷售網絡以及專業的品牌市場營銷經驗等,為中國產業帶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紡織服裝產業向數字化、綠色化和本土化的轉型升級中,希音發揮了服務型制造的功能,在供應鏈生態中扮演著供應鏈鏈主企業的功能與角色,為廣大供應商提供經營管理、企劃開發、生產排單、運營備貨、質量管理、組織管理等全方位服務,賦能傳統服裝制造現代化、數字化和柔性化升級。”毛艷華認為,以希音代表,中國企業憑借行業領先與創新的柔性供應鏈模式,持續深入賦能中小供應商數字化升級,滿足全球消費者多樣性、性價比、服務好的時尚需求。尤其是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推進可持續戰略,從源頭上減少生產過剩和資源浪費,降低價值鏈的碳排放水平,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是中國品牌綠色出海的典型體現。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商務部:中俄雙方將加快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發布時間:2024-05-08
商務部于2024年5月6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歐亞司司長劉雪松表示,近年來,中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商務部將以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為引領,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與俄方溝通協調,鞏固雙邊貿易良好發展勢頭,推動進一步提質升級,不斷豐富兩國經貿關系內涵。一是持續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商務部將與俄方一道,繼續采取積極措施,鞏固能源、礦產、糧食等大宗商品貿易規模,拓展服務貿易、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合作,加快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打造醫藥健康、數字經濟等新增長點,進一步深化能源礦產、農林開發等領域上下游合作。二是加強經貿制度性安排。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落實好《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和路線圖,提升雙邊和區域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為拓展雙邊貿易創造良好政策環境。三是進一步激發地方和企業活力。雙方將進一步發揮中俄博覽會等平臺作用,鼓勵舉辦形式豐富的貿易促進、產銷對接等活動,深化相互了解,推動地方間和企業擴大交流合作,不斷拓寬合作地域和領域。來源:商務微新聞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