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海外倉提升外貿企業出海效率
發布時間:2024-08-15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支持各類主體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設施”。
今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貿易持續穩定增長。跨境電商與海外倉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協同聯動,減少中間環節、直達消費者,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
01 海外倉讓外貿企業出海效率大大提升
物流時長成倍縮短。從前,商家在國內備貨,客戶下單后再從中國發往終端目的地,即便是空運,到達德國也需要5至10天。如今,提前備貨至海外倉,送往柏林的包裹可以做到出庫后次日達或隔日達,與國內物流時效不相上下。
綜合成本大幅下降。外貿跨境倉發物流大致可以分為三節,頭程是港到港運輸,中間是海外存儲,最后一程是海外配送上門。頭程一般采用集裝箱海運方式,可一次性承載大量貨物,從而降低單位貨物運費。海外倉儲通過精細化運營和定制倉及專業倉服務等,提高作業效率和庫存周轉率,從而降低成本。由于商品距離終端消費者更近,配送環節尤其是多倉組合配送成本更低;且大型海外倉與當地終端配送服務商的議價能力較強,進一步降低綜合運營成本。
服務鏈條更加完善。退貨難是困擾外貿企業的一大難題,海外倉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以退換貨頻次較高的服裝出口為例,如果沒有海外倉這一支點,退貨涉及商品進境,流程又長又麻煩,不少商家選擇放棄退貨商品,造成資源浪費,現在只需要退貨至海外倉,再調配即可。
02 在國際貿易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如何幫助外貿企業培育競爭新優勢?
將倉儲區分為標準、智能、高貨值、大件等類別,不同種類的倉儲條件和管理方式都不同。以大件為例,為滿足客戶線上線下多場景的交付需求,自建自營卡車配送運力;智能倉里,大載重頂升機器人和箱式倉儲機器人同場協作,作業效率翻倍。
近年來,海外倉在國內端拓展了提貨攬收、干線運輸、清關報關等業務,同時繼續優化海外卡車服務,提升干線和末端派送能力,降本增效。
03 海外倉連點成線、織線成網
今年6月,商務部等部門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提出要“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海外倉超2500個、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作為跨境貿易海外物流的重要節點,海外倉正步入發展快車道,為企業出海打通“最后一公里”。
海外倉,顧名思義是設在海外市場的倉庫。從單一倉儲功能向“端到端”全鏈路綜合服務轉變,海外倉企業不斷完善服務網絡。隨著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消費者對物流履約時效要求更高,在靠近終端消費市場建立倉儲點,可以提前備貨至海外倉,實現跨境商品在海外市場的快速配送周轉,完善了跨境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布局。
近年來,隨著海外倉企業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海外倉已不僅僅只是“存貨點”,更是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外貿新型基礎設施,是外貿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一些海外倉可以為出海企業提供展覽、售后、維修等多重服務。例如,義烏商城集團在迪拜、墨西哥等地建立海外倉,采取“海外倉+展廳”的“前展后倉”運營模式。還有一些海外倉企業向國內端拓展頭程攬收物流服務,構建了從外貿出口方到進口方的閉環服務體系。
如今,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海外倉連點成線、織線成網,跨越山海開辟出海新路徑。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從2018年的1.06萬億元,到2023年的2.38萬億元,5年間,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了1.2倍。
為了提升物流周轉效率,不少海外倉企業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貨物入庫存儲出庫,涉及大量信息錄入與貨品搬運,一些倉庫日均處理出庫訂單高達上萬件,要想實現訂單有序調配,管理難度不小。通過信息化智能平臺可以實現貨品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和處理。結合大數據分析,系統能夠預測貨物的銷售趨勢和庫存需求,提前進行庫存調配和補貨。這不僅保證了貨物的及時供應,也避免了庫存積壓和滯銷的風險。在分揀和配送環節,機器人和自動化分揀設備能夠高效、穩定、準確地處理大量訂單。
“跨境電商+海外倉”的組合培育了外貿發展新動能,卻仍是新鮮事物,還需要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共同探索,健全行業標準規范,引導海外倉企業合法合規發展,更好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來源:人民日報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上一篇: 發展跨境電商 激發外貿動能
下一篇: 2024年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